【講座側記】
空間在跳舞

臺北藝術節「Play‧包浩斯」系列講座
主講人|趙玉玲(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漆志剛(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日期|8/18(Sat) 14:30-16:00

文字紀錄|陳苓云

包浩斯講座  

「人體是移動的建築」,這項核心命題,揭示包浩斯舞蹈對空間及身體的關懷與探索。臺北藝術節在8月11日「人體建築的舞臺實踐」講座中,探討了包浩斯舞蹈的人體機械化傾向;本周則以「空間在跳舞」為主題,邀請舞蹈研究出身的趙玉玲教授,以及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的漆志剛教授,揭露人體建築的另一層意涵,發現空間結構與肢體美學的親密關係。

趙玉玲認為,開發敏銳的身體意識,便能感受周遭的空間存在。「伸展手腳,想像自己置身一個大小剛好的水晶球裡,這就是每個身體擁有的個人空間。」個人空間會隨著身體運動而改變,蹲走時空間縮小,跳芭蕾舞或踩高蹺時,空間便延展放大,「刀鋒戰士或金剛狼的武器,也可視為一種身體空間的延伸。光是身體線條、結構、部位或力道,都包含了許多空間元素。」

她要大家去想像周遭的空氣如一塊大果凍,舉起右手,五指緊緊併攏,用力橫向劈出切開果凍,再反向推回,然後抓起一塊果凍,用力向外一丟。趙玉玲以此方式引導眾人明瞭身體空間是感知環境空間的基地,服裝則是與身體距離最親密的環境場域。

在建築學系的課程裡,竟然也有相似的訓練。漆志剛表示,建築系學生也要透過服裝設計的必修作業,探索身體的空間結構。歷史文獻中,穿上特製道具服的包浩斯舞者,不只創造奇異的視覺效果,也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改變身體線條與施力點,產生全新的空間圖像。

不只服裝,空間的燈光、色調、氛圍、動線設計,同樣是引導身體移動方式的重要變因。趙玉玲指出,「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中,BSSS2「舞蹈地板」的白色線條、BSSS4「空間遊戲」的交錯線繩,都是經過設計的移動信號,引誘觀眾參與其中,引導每一身體空間發展出全新的點線面結構,是有趣且容易使參與者了解「身體之於空間的關係」的互動設計。

包浩斯舞蹈無論在欣賞或創作上,皆剝除舞者的感性及靈魂,將身體簡化為抽象元素的組合,漆志剛說:「這並非單純的機械模仿,推動包浩斯的重要人物史萊莫其實是企圖以最基本的歸納方式,降低事物複雜性,還原為純粹的科學性,避免模糊焦點,以利釐清及討論。」在此觀點下,包浩斯由空間的角度觀察身體,「空間在跳舞」是身體空間變化的獨舞,也可說是身體空間與環境空間互為對象的雙人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