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志議題揭開國家文化認同 《懺情夜》思考身分次文化

原文刊載於新網(2012-08-31)

文字|張渝萍

懺情夜彩排照_新網  

劇中人物深刻的同志內心剖白,在首演時觸發許多觀眾激動落淚。(張渝萍攝影)

2011年於愛丁堡藝穗節首演時大獲好評的威爾斯同志音樂劇場《懺情夜》,應2012臺北藝術節邀請,將在8月31日至9月1日於中山堂中正廳演出。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表示,這部戲讓他深受感動,甚至看完還落淚。他說,《懺情夜》雖是同志主題的故事,但它也處理了威爾斯的國家認同,從戲劇中的故事配樂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威爾斯語所表達的感情。

戲劇內容主要描述,才華洋溢的威爾斯詩人安奈林,離鄉背井赴倫敦發展,雖獲得「布克獎」肯定,仍須靠著打工維生,終日鬱鬱不得志,只能靠藥物安撫靈魂。在一次返鄉與同志好友的狂歡聚會中,他為證明自己魅力不減,誘拐好友的年輕學生,此舉惹惱了老友,引爆衝突,因而揭露出他壓抑已久的惶惶不安與自我懷疑,包括對自我價值、同志性向及威爾斯族群身分的認同問題。

導演阿威爾‧古爾菲(Arwel Grufydd)以夜店意象打造本劇主視覺,結合扮裝皇后、電音、威爾斯民謠及幕前幕後大合唱,穿梭臥房、英國威爾斯首府卡地夫市區街頭等場景,營造豐富的視聽效果。

懺情夜彩排記者會_新網_張渝萍02

《懺情夜》雖為同志主題的故事,但它也處理了威爾斯的國家認同,從戲劇中的故事配樂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威爾斯語所表達的感情。(張渝萍攝影)

阿威爾‧古爾菲說,台灣和威爾斯的情況很類似,都有被異國統制的經驗,因此這次來演出的意義不一樣。他表示,希望不要以政治方式來呈現性別認同以及文化認同,所以希望觀眾可以從這樣衝擊的畫面和內容,來藉此思考認同問題。

編劇達菲‧詹姆斯說,他一開始其實只是依照個人的故事去創造,去編寫,並不是為政治意圖。但他認為,文化不應該是被典藏在博物館,而是需要呈現給社會大眾,讓他們去思考次文化。

在戲中,可以看見演員在臺上嗑起古柯鹼、大談黃色笑話、脫到幾乎一絲不掛,帶來強烈感官衝擊。阿威爾‧古爾菲說,他一開始擔心觀眾是否會無法接受這樣衝擊的呈現方式,但在威爾斯表演後的觀眾熱烈反應中,可以知道他們是很投入的。他表示,這部戲在威爾斯是十分賣座的戲劇,也在2011年愛丁堡藝穗節首演時大獲好評。

劇中人物深刻的內心剖白,在首演時觸發許多觀眾激動落淚。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說:「《懺情夜》纖毫畢露地勾勒出藥物、電音文化如何席捲同志圈,深刻且寫實地呈現同志生活的典型。」但他認為這部作品不只是感官享樂的夜店一景,而是在同志文化被商業操作包裝為特定風格的此時,向全球丟出一個坦率詰問的深水炸彈。

懺情夜彩排記者會_新網_張渝萍04

左為導演阿威爾‧古爾菲說,台灣和威爾斯的情況很類似,都有被異國統制的經驗,因此這次來演出的意義不一樣。右為編劇達菲‧詹姆斯說,他一開始其實只是依照個人的故是去創造,去編寫,並不是為政治意圖。但他認為,文化不應該是被典藏在博物館,而是需要呈現給社會大眾,讓他們去思考次文化。(張渝萍攝影)

《懺情夜》為九○年代末盛行於英國的新文本(New Writing)風格,以簡潔有力的個性化對白,直白處理藥物、暴力和情欲等素材,並大量使用威爾斯語及威爾斯民謠,透過次文化挑戰主流觀點,是蘇格蘭、威爾斯地區劇作家的常見手法。除了展現獨特異國風情,也透過音樂暗喻藝術與文化認同的關係。此次也特別邀請臺灣福爾摩沙合唱團同台合作,演唱兩首威爾斯民謠,跨文化的音樂交流,更令人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