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伊納基.里卡特
畢業於馬德里皇家戲劇學院(Royal School of Dramatic Art of Madrid),導演、演員及劇作家。曾參與國立古典劇院(National Company of Classical Theatre)、國立戲劇中心(National Dramatic Center)的製作,及「黑貓」、「畢科爾(Pikor)」、「卡圖.貝爾茨(Katu Beltz)」等劇團的演出。執導作品包括.瓦卡(Emmanuel Vacca)的《伊利布蘭多‧皮利多,或是喚醒靈魂的風》(Ildebrando Biribo or a Breath to the Soul)、里伐斯(Manuel Rivas)的《蝴蝶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the Butterflies)。劇本創作包括:《不朽的失眠患者》(The Eternal Insomniac)、《無窮動》 (Perpetuum Mobile)、《淺灰色》(Dull Grey,入圍2008年「麥克斯獎」)以及《西西弗斯的命運》(Sisifo Buenaventura)。此外,曾擔任國立戲劇中心《李爾王》演出的執行助理。
演員|嘉洛比涅.英紹斯提
畢業於馬德里皇家戲劇高校,主修劇場藝術。並負笈波蘭、義大利和法國,取得聲音與劇場學歷,表演風格結合戲劇與音樂。目前分別在亞卡拉大學(University of Alcala)與國立遠距教育大學開設聲帶病理學及音樂治療課程。她與「伊嘉納」(Yllana)、「因佩比斯」(Imprebis)、「戈諾爾」(Kohinoor)與「黑貓」等多個劇團合作,巡演足跡遍及西班牙、挪威、斯洛伐克、巴拉圭、哥倫比亞、古巴和法國。此外也擔任不同樂團的主唱。並以獨唱者之姿發行過兩張專輯。
演員|荷西.達悟特
畢業於馬德里皇家戲劇學院後,赴巴黎研習,師事高利耶(Philippe Gaulier)、莫努虛金(Ariane Mnouchkine)等大師,以及納伐洛(Mar Navarro)、曼戈里尼(Fabio Mangolini)和金因(Will Keen)。目前任職於「亞拉岡戲劇中心」(Dramatic Center of Aragon)、「貝瑞茲製作」(Perez de la Fuente Productions)、「車站劇團」(Teatro de la Estacion)、「傅狄戎劇團」(Teatro de la Fudicon)和「街車劇團」(Tranvia teatro)。
作曲|亞約.卡塞雷斯
於阿根廷追隨斯達畢耶(Roberto Stabile)與瑞達梅洛(Ernesto Retamero)學習戲劇,後赴布宜諾斯艾利斯,於聖馬汀劇校師事米登(Hugo Midon)與波耶洛(Alejandra Boero)。他以音樂家身分發行四張獨奏專輯,在美國與西班牙兩地表演。並以《不是革命的革命》(La revoluvion que no fue,由E. Lamoglia於2000年執導)一劇,獲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文化部頒發「最佳演員」及「最佳音樂」獎項;以《艾拉朵塞因的十天》(Ten Days of Erdosain,由Daniel Baldo執導)拿下由阿根廷銀海市主辦的「海星獎」最佳配角。
他曾參與《音樂鈴》(MusiCall)、《蒙地蟒蛇的最佳短劇》(Best Sketches of Monty Python)(由Yllana與L’Om-Imprebis執導)、《月亮或是吉訶德》(Moon or Quixote,L’Om-Imprebis執導)等表演配樂的作曲、改編和音樂導演工作。此外,也跨足電影配樂(例如《彈羅德里戈.複特給我聽》),擔任音樂工作室樂手、帕洛帝(Teresa Parodi)及洛斯(Antonio Tarrago Ros)等歌手的現場演出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