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_Lipsynch_PhotoRedukto.jpg

《眾聲喧譁》攝影/ Erik Labbe


搖滾客vs劇場導演的衝突美感

文| 凱西

搖滾與文化藝術,很多人無法聯想在一起。

淌表演藝術的人,最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是剛認識的朋友,或是根本還不是朋友的路人會說:「哇!你做藝術的哦~好高尚哦~好有氣質哦~」

其實暗地裡是說「你我人鬼殊途」,我也挺習慣的,反正無所謂啦,不熟就不須多解釋,熟的人可以直接巴他的頭罵:「耍什麼白癡啊!」

趣味經常發生在與大眾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突美感。如大眾認為表演藝術好像很高尚,離平民百姓的生活圈很遙遠,好像仙班一樣,不過卻發現搞表演藝術的人,其實也一天到晚跟著Lady Gaga的音樂搖頭晃腦(最近是Scissor Sisters 剪刀姊妹樂團與Kylie Minogue)、也跑Linkin Park、Usher的演唱會、試投影機器用的是Madonna的演唱會DVD,聽到很多下巴掉到地上碎裂的聲音,原來仙班的人腳也有著地!!!

今年藝術節有兩個導演也是充滿了這種衝突的美感與趣味。加拿大籍的導演Robert Lepage與德國導演/作曲家Heiner Goebbels。對於Robert Lepage的興趣是因為好友貧窮男常在耳邊碎碎念這導演有多屌。我也不是所有大師都愛,Robert Wilson就在我的no-no名單上前五名,這純粹是個人喜好。我常跟朋友說,我是「痔瘡族」,看戲不太愛看超過80分鐘的戲(太無聊會睡著,會想著工作卻不能打電腦,沒有中場休息又走不掉),看電影超過2小時就有點over了,完全坐不住!

上次Lepage的作品《安徒生計畫》來台時,沒多大興趣看獨腳戲,所以就pass。這次因為大家都在講Lepage多厲害,回家問了一下孤狗大神,在0.18秒之下,跳出來的正解竟然有3,790,000筆資料,真正引發我興趣的是Lepage的跨界跨到不知道哪一界去了。

Eonnagata.jpg 

此作品Lepage與芭蕾舞巨星Sylvie Guillem合作作品Eonnagata。圖中應為Lepage本人上場跳舞。

首先是Robert Lepage跟搖滾樂手Peter Gabriel是好朋友,在Genesis樂團時代,請了Lepage做Secret World演唱會的導演,那場演唱會正到爆。演唱會就是要炫,要酷,要搶先做到別人做不到,才是經典。而Peter Gabriel這場演唱會因為Lepage的量身打造,絕對是經典。

但最令我著迷的是Lepage在2009年為家鄉魁北克的建城400週年慶,在港口邊的穀倉建築外牆做的600公尺寬,30公尺高的大型投影裝置Image Mill,酷到爆。我打算2011年重現時一定要親自去看看。

Image mill.jpg 

Image Mill

藝術節今年找來Lepage的一個史詩作品《眾聲喧譁》(Lipsynch),形容為史詩是因為作品很長,有8.5小時,也因為時間橫跨70年,硬是比荷馬史詩奧德賽的10年多了七倍。最主要原因是作品有著史詩鉅作應有的豪氣。

原本考量到自己一定坐不住8.5小時,可又一定得看一下大家都說讚的大師級的作品,當大家狠狠掃購週末一氣呵成的8.5小時場次,我默默買了週二的首部曲,想說去聞香就可以了。

一次在牯嶺街小劇場看戲出來遇到PAR雜誌總編輯的家齊,他問我有沒有要看Lepage,當然有,但我沒耐性所以先買首部曲。家齊馬上吐我槽:「拜託~~哪有人看Robert Lepage只看1/3!」被他講得,我羞愧得隔天馬上加購了二部曲與三部曲。

在完成朋友督促「一定要看完整」的前提下,但仍忠於我的腰子股,我還是選擇分開來看,也不要一次坐8.5小時。(也有正當理由連三天不要加班....)

Lipsynch.jpg

《眾聲喧譁》攝影/ Erik Labbe

後來因協助校對8月演出用的字幕,於是乎也搞懂了一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與情節。只能說:「靠!真虧Lepage,這也想得出來。」

導演結構的能力應該無人能出其左右,每一部曲可以各自獨立,又能串連天衣無縫。節奏明快是分解到每一分鐘為單位,掌握戲的流暢度,抓住觀眾每一分的全神貫注吧。

 

Heiner Goebbels_photo by Jakob Rendtorff_2003_web.jpg 至於Heiner Goebbels,本來現代音樂這領域不是我的強項(就是不太感興趣),但Heiner Goebbels卻能讓我驚豔。

其實之前在做功課,讀了很多他的資料,看了他的很多作品的報導與評論,跟Lepage一樣,他從不做重複的事情。因此每一個作品都必須有一個獨特的引子,才能誘發他創作。

Goebbels是音樂玩家出身,受古典音樂訓練,聽披頭四(Beatles)與beach Boys長大,成年後玩的卻是搖滾樂與爵士樂,曾經還創過前衛搖滾樂團Cassiber。後來與劇場結緣,開始為劇場演出譜寫音樂,他曾經在與英國BBC電台訪談中,指出他是看著別的導演工作,看著看著,自己也就當起了導演,並認為工作上的經驗是他最好的訓練。

正因為Goebbels橫跨劇場與音樂界,讓他更難以被定義。

很多時候,Goebbels創作音樂時,腦中是畫面流動在幫助他創作音樂,甚至他的音樂創作中,很多的元素是生活中的事物。(而只有德國人有這樣的精準度與好奇心雙雄,把兩者融合創作出現代音樂吧!)

當他導戲時,其實卻很像創作音樂的方式在結構他的劇場作品。因此常常觀眾走出來,聽到此起彼落「這是我聽過最棒的音樂作品!」、「這個作品場景實在太美了!」這些的反應似乎也正中Goebbels下懷。他的創作概念,始終不離一句話:「It's up to you.」中文就是「隨你吧」或「你決定吧!」

今年夏天的臺北藝術節引進他的「聲音裝置無人劇場」﹣《史迪夫特的事物》(Stifters Dinge)

006史迪夫特的事物Stifter`s Dinge--photo by Mario Del Curto_web.JPG

《史迪夫特的事物》 攝影/Mario Del Curto
這是一個很難用言語描述的作品,這是Goebbels的特色。因為我們很少見過這樣的類型作品,所以沒有開發夠貼切的辭彙去形容它。更因如此,每一個人的形容也會不同,無形中,好像就是我們自己在延伸創作,延續著作品的概念與生命力。

005史迪夫特的事物Stifter`s Dinge--photo by Mario Del Curto_web.jpg

《史迪夫特的事物》攝影/Mario Del Curto

很多人講到Stifters Dinge, 形容很多神奇的裝置,確實真的很神奇,尤其在看過Stifters Dinge的紀錄片The Experience of Things之後,更是要膜拜Heiner Goebbels整個設計與技術團隊,這又是德國人的驕傲了,精準再精準的高品質。

劇場的神奇,Goebbels與Lepage都很神奇,是不同的酷炫,然而Stifters Dinge悠悠滲出的思惟與概念,才是真的讓我欽佩。有機會聽藝術節王文儀總監的一次訪談,講到Stifters Dinge是一個無人的演出,這很稀奇,但是不是引發崇拜的關鍵點。那關鍵在於,這個作品的前導概念是人與自然的公式。簡單說,Stifters Dinge拋出一個全球都在思考的問題:

工業革命以前,自然>人類

工業革命以後,人類>自然

現在的未來呢......人類?自然......這個公式會是什麼?

jacobsinsideout.jpg 

怎麼相處,能否共處?因為工業革命顯示人類的智慧與文明,但也凸顯了人類的懶惰,人類的貪婪。文明一再的發展與進步,不就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悠哉,更輕鬆嗎?所以不斷的技術演進,結果演進到現在,是朝著複製自然,喚回自然的田地。我個人覺得挺諷刺的。當然我也是屬於懶人一族,但是卻也不得不思考,尤其在酷暑中烘烤的時候,總也想著有樹陰多好,有涼風多好,有一片大湖多好.......或是我也好希望就在39度的酷暑中,世界立即毀滅吧!

聽來好像有點兒菁英,其實一點也不吧。高溫的台北,你不也會有跟我一樣的想法與反應嗎?

不要給自己找一堆不看戲的藉口吧...這樣多累.....換個角度想想,劇場好涼哦~音樂好棒~燈光好暗..好..舒..服........zzzzz....這不也很棒。

偶而,讓這些搖滾客喚醒我們打盹中的意識,是必要。

這兩位導演的腦袋結構是無法被我們所理解的,但能透過他們的創作,窺見天才大師們創意密室的一個小角落。

沒人說要看完,但有機會在台北看這些超高國際水準的作品而錯過,才是天殺的不應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