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特、丹妮、佛斯 Ritter, Dene, Voss
全球瀕臨絕種的劇場藝術 完美示範慢性精神崩析的家庭午餐
巨人關鍵字:劇場導演—2009歐洲劇場獎得主克里斯提安‧陸帕
哲學家—20世紀最瘋狂天才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劇作家—後歌德最偉大作家湯瑪斯‧伯恩哈德
一個令人又愛又怕的文本,走進劇場看這個戲,是如此的必要與苦痛。
-波蘭作家Janusz Majcherek
一場極高明的劇場示範。-法國劇評家 Caroline Alexander
這是一種瀕臨絕種的劇場。-歐洲劇場獎
唯一機會 重返導演、劇本、演員三位一體的曠世鉅作
最後一席 藝術劇場崇高無瑕的完美驚鴻
錯過陸帕 錯失一座 歐陸思想高峰
7/28 Thu 19:30
7/29 Fri 19:30
7/30 Sat 19:30
7/31 Sun 14:30
演出場地| 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票價| 500 700 900
3.5小時,含二次中場休息,遲到觀眾須於中場休息再進場。
波蘭語演出,中英文字幕。
每場開演前30分鐘於劇場大廳進行導讀。
7/31(日)演出後,於18:00-19:00由導演陸帕與2012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進行演後座談,備中文口譯。持前三場演出票券的觀眾,亦歡迎到場聆聽。
購票免費贈送臺北藝術節為本節目特別編印延伸閱讀「藝讀冊」一本,內附本劇中文劇本。6/10(五)起憑本節目之演出票券至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及國家戲劇院兩處端點索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製作| 波蘭克拉科夫 老劇院劇團
劇作家|湯瑪斯‧伯恩哈德
導演與舞台設計|克里斯提安‧陸帕
演出
麗特:瑪蘿莎塔‧阿婕絲卡-克麗絲托夫克 飾
丹妮:安妮茲卡‧曼達 飾
佛斯:皮歐特‧斯吉伯 飾
音樂設計|傑史克‧歐史塔茲斯基
舞台設計助理|皮歐特‧斯吉伯
節目簡介
導演克里斯提安‧陸帕,被紐約時報譽為「歐洲劇場巨人、波蘭劇場的教宗」。
他擅長運用全景佈局,將時間當成畫筆,高明地運用延長、停頓或縮短的技巧,讓戲劇焦點因為層出的細節而變多重,人際關係在實體距離與無聲靜默的細膩闡釋間被重新定義,角色就在濃淡揮灑時渾然天成且栩栩如生地展現開來。陸帕以高度精準的心理分析,將哲學與戲劇混融,讓劇場藝術如思想家般崇高無瑕。
本劇是陸帕90年代古典時期代表作,為奧地利最重要劇作家湯瑪斯‧伯恩哈德的作品,具精神探索的小說特質,純熟精妙地保存原著濃烈的人性氣息。本劇是伯恩哈德1984年完成,為三位奧地利著名演員量身寫作,並以其名字為劇名。全劇三景,以奧地利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的生平為藍本,敘述兩位失業的劇場女演員姊妹「丹妮 」(Dene)與「麗特」(Ritter),等待從精神療養院回來的手足「佛斯」(Voss),以及三人共進午餐的情形。劇中唯有佛斯演出的角色,被賦予名字「Ludwig」,就是以維根斯坦為原型。由於Ludwig不想回家定居,原本單純的家人歡迎午餐,變成一場關於記憶、存在與試圖遺忘、尋找重生的親情對話及角力。伯恩哈德刻意在兩姊妹身上,以喋喋不休的家常對話,對比Ludwig似歌劇詠嘆調式的優雅獨白─似乎藉著維根斯坦天才的孤獨,呼應自身童年遭遺棄的冷漠心聲。
自1996年本劇首演以來,飾演這三位手足的演員,從未脫隊,是陸帕創作精髓的再現。尤其飾演Ludwig的皮歐特‧斯吉伯,更被歐洲劇場獎讚稱為「不需賣弄技巧、不著痕跡就能剖析深層人性的最佳例證」。
這齣曠世之作,終於出現在臺北。我們現在接受啟蒙,也並不太晚。
導演 克里斯提安‧陸帕
1943年出生於波蘭,經歷物理、美術、電影與劇場等不同領域的學習與訓練,以獨特的作品風格,被譽為歐陸劇場界的巨人。在波蘭劇場史上,陸帕承接康鐸、葛羅托夫斯基,下傳瓦里科夫斯基的樞紐地位,被波蘭劇場界奉為國寶。
他將劇場視為一種探索和反抗人類個體疆界的工具。作品多以個人(角色)為觀點,探討其存在的心理、社會與歷史關係;且總有辦法將不同的闡述方法彙整一致,創造出精準與清晰的觀念。他的劇場作品彰顯了一種中歐文化傳統,在舞台上創造出一種世界觀。他長期導演俄語及德語系劇作或小說,並多次製作長時間的大河劇場作品,譬如《馬爾他》(連演三晚)、《卡拉馬佐夫弟兄》、《素描》(七個小時)。近期受歡迎的作品,分別是以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為主題的《Factory 2》、《Persona Marilyn》。
陸帕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83年起回到母校克拉科夫戲劇學院任教,多位波蘭新銳導演,如Anna Augustynowicz與Grzegorz Jarzyna都是他的弟子。身兼導演、舞台設計、音樂設計與編劇於一身的陸帕,2009年榮獲歐洲劇場大獎桂冠,將他推到藝術劇場導演巔峰的地位,與哈洛‧品特、海涅‧穆勒、亞利安‧莫努虛金及碧娜‧鮑許等人一樣,對世界影響舉足輕重。
劇作家 湯瑪斯‧伯恩哈德
伯恩哈德(1931-1989)是戰後德語文壇,最著名與最具爭議的小說家之一, 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曾說:「他是奧地利文學的標竿,其他人都只是陪襯。」伯恩哈德曾以「典型的故事破壞者」自稱,作品猶如綿密費解的織網,捕捉人的生存狀態與瞬間的意識流動,被稱為「阿爾卑斯山的貝克特」。人們對他的稱呼,還有歌德之後最偉大的德語作家、死亡作家、仇視人類的作家等。
在奧地利,伯恩哈德的尖銳論點,常被批評「玷汙了他自己的窩巢」,但卻受到全世界高度的稱譽。他的作品常流露出被遺棄的孤獨感(如同他的童年際遇),以及死亡是存在最終的本質的想法(如同他總是被自己無法治癒的痼疾肺結核所折磨,最後因此而逝)。由一位孤寂的人,對著沉默的聆聽者獨白對世界的看法,然後再由聆聽者二度闡述,是他的典型創作手法與精神。
他終生批判奧地利,視文學如敝屣,卻非常尊敬藝術家。最後一部劇作《英雄廣場》(Heldenplatz, 1988)與祖國徹底決裂。該戲上演的五個月後,伯恩哈德病逝。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出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是一位哲學家及數理邏輯學家。他是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英國左派文學理論家伊格頓曾說:「沙特是知識份子的哲學家,羅素是市井小民的哲學家,維根斯坦是藝術家的哲學家。」
維根斯坦受到叔本華、尼采及幾個世代前日耳曼浪漫主義者的影響。在他的著作《邏輯哲學論》中提出「可說的和不可說的界限」的重要理論,認為人們無法說明什麼事物存在於理性的限制之外,也無法說出「無法說出的事物」;凡超出語言所能描述的東西是無法思考的,「語言的界限正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因此哲學的任務在於邏輯地闡明思想。
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拒絕留任劍橋大學,又放棄繼承家產,而跑去奧地利鄉下學校教書。但是,羅素稱他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熱情、深刻、認真、純正、出類拔萃。」
波蘭克拉科夫 老劇院劇團
波蘭最有歷史的劇院,創立於1781年,歷代波蘭重要劇場導演,如康鐸、葛羅多夫斯基等導演,都曾在此劇院導過戲。1991年已升級成為國家劇院,是歐洲重要劇院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