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舒曼與南管相遇在台北  共譜穿越時空千年之戀 

東西方文學與音樂煉製愛情新解藥  紀念舒曼誕辰200週年特別獻禮 

《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攝影 郭政彰 (2).jpg 68日是「音樂詩人」舒曼誕辰200週年紀念日,世界各地都推出紀念音樂會。在台灣,最特別的一場活動,應是2010臺北藝術節自製音樂節目《時空情人音樂會-舒曼與南管的邂逅》。這場音樂會不但結合文學、音樂和劇場元素,而且將古典音樂與南管跨界交融,用音樂重新譜寫了千古相思的浪漫纏綿。

提出這項創新構想的,是知名旅歐指揮家簡文彬。他不僅暫放指揮棒,重新舞動琴鍵,與德國男高音提爾曼˙利希第(Tilman Lichdi)再現舒曼以浪漫詩人海涅詩詞創作的十六首聲樂組曲《詩人之戀》,而且提議邀請南管名家王心心跨界合作,以南音低吟曹雪芹的《葬花吟》及李商隱等名家詩詞,融成一曲情深款款、唯美催淚的男女對唱。

這場盪氣迴腸、絕響千古的音樂會,將於93日至5日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在古蹟光復廳的空間裡,暌違劇場多時的知名導演魏瑛娟,將與三位優秀音樂家共同創造一個沒有雜質的音樂太空船,要帶著追尋情愛的現代人,穿梭古今,在悠揚歌聲與樂音中,瞭解愛的真諦在互相珍惜。

簡文彬說,提爾曼˙利希第的歌聲,以溫柔純淨著稱。他可塑性與情感表現極佳的歌喉,除貼切表現舒曼內斂的情感,在高音與情緒的掌握上,尤其成熟。沒有歌劇院式的演唱包袱,讓他的歌聲與觀眾的距離更近,很快被他吸引、被他帶著走。

在音樂的豐富性上,簡文彬首創舒曼與的南管結合。東西方詩詞和音樂的融合、呼應,創造多變化的層次。簡文彬對利希第的歌聲與琵琶及蕭的契合度,非常有自信地認為會「天衣無縫」。

「我將這個演出定位為一個全新創作,而不是跨界合作。」簡文彬的規劃是,以舒曼的聯篇歌曲《詩人之戀》為主軸,另外拉一條線是王心心用南管講故事,兩個故事有時結合在一起,有時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有時又合在一起說故事,觀眾也自然融入其中,讓原本屬於舒曼的世界開滿花朵。

近年忙於電影事業的魏瑛娟,為了這項創舉,決定加入這場音樂會製作,她自己也非常期待聽覺意象如此橫跨中西、充滿撞擊的組合,會帶給觀眾怎樣的感受。她表示,「這樣的中、西唱和有如水墨遇上蛋彩,南管聽似輾轉低抑,其實情感強烈揮灑如潑墨,舒曼倒顯得拘謹了,筆筆清晰。」相思是共同主題,求而不得或不可求或無法求或昇華了無所求,慟傷哀憐悲悔瞋痴間或甜蜜喜悅,相思的諸多面向兩邊都極盡展露,只是方法不同卻又如此相似,這是最有趣的地方。

魏瑛娟決定低限處理,三位表演者、幾把椅子、鋼琴、琵琶、簫與一座風華消逝的建築,展現簡單純粹的感覺,音樂家創造聲音,她以光影唱和,讓音、畫繾綣如詩,撩人心動。

相關資訊可上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查詢www.taipeifestival.org。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02-3393-988802-2528-9580 分機191-1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avoTAF 的頭像
    BravoTAF

    2013臺北藝術節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