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春蝶落語追潮 如川流不腐
轉自中國時報(2012-09-07)
文|汪宜儒
端坐高台,手持扇子、懷揣方帕,加上多變的聲線、靈動的視角與臉部表情,不需舞台燈光效果、華麗道具,也用不著大編制的演員群與濃妝豔髮,落語藝術家只消一人就能炒熱氣氛。日本落語界年輕一輩的代表人物桂春蝶,本周將來台演出,呈現這項幽默的藝術。
桂春蝶落語追潮 如川流不腐
轉自中國時報(2012-09-07)
文|汪宜儒
端坐高台,手持扇子、懷揣方帕,加上多變的聲線、靈動的視角與臉部表情,不需舞台燈光效果、華麗道具,也用不著大編制的演員群與濃妝豔髮,落語藝術家只消一人就能炒熱氣氛。日本落語界年輕一輩的代表人物桂春蝶,本周將來台演出,呈現這項幽默的藝術。
旅日劇場工作者李建隆曾撰文寫道,大阪人天生就有種演戲基因,或者是說讓人發笑開心的潛能。
李建隆舉例說:比如說去美容院洗頭,洗頭妹一定會問:請問還有哪裡會癢嗎?以關東人來說,即使真的有癢的地方也會客氣地說「沒關係」。但對關西人來說,他們會大方地說出自己想說的,甚至還有人會開玩笑地說:「我的腳很癢」。他們認為「開心地說個笑話,大家可以度過一個和氣的相處時間何樂而不為」。
想要體驗關西笑話達人的百變魅力?東洋超級模王9/7-9大稻埕戲苑爆笑登台,趕緊預約行程:http://goo.gl/ohfbi
極端搞笑 絕對抒壓
壓力下強力反彈的日式喜劇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2年7月號)
文|李建隆(旅日劇場工作者)
日本人勤勉、認真的態度很容易產生緊張,在這種嚴肅的社會氣氛中,日本人很少有機會開玩笑。就像是彈簧效應,壓得愈用力彈得愈高,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人就在這樣的壓抑文化之下,發展出了極端的搞笑文化。如電視上有眾多的搞笑節目,更催生許多專職的搞笑表演者,非要讓你笑到絕到、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不可。
專訪日本知名落語表演家
桂春蝶:我想讓觀眾在大笑之餘,還帶著感動回去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2年7月號)
訪問整理|李建隆(旅日劇場工作者)
雖然出身落語世家,但桂春蝶原本的人生目標卻是成為幼稚園老師,但在父親過世後,因為父親的粉絲們殷切希望他接下父親的落語事業,他才踏上這個表演之路。桂春蝶說:「笑話被稱為沒有副作用的藥,我希望表演能夠帶給人們歡樂,就像一帖沒有副作用的藥,能夠醫治人們緊張的心與疲勞的生活壓力。」
日式幽默──不完美的曖昧
文|阿日王(知名部落客)
同樣的雷聲,聽在原始部落的耳裡,可能是神明的啟示,在氣象專家的耳裡,可能是代表午後雷陣雨的到來,幽默這件事也是一樣,同樣的事物,遇到了不同民族,產生的反應也不同,有人說美式幽默是很直白的爆點,台式幽默是很熱鬧的呈現,而港式幽默則是無厘頭的火花,而日式幽默在我來看則是一種「不完美的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