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戲表演指導者[1]──蒙特婁如何演變成世界馬戲之都

圖片│羅傑.勒莫伊恩 Roger Lemoyne
文字│席恩麥可斯 Sean Michaels
翻譯│張家甄
原文出處:http://thewalrus.ca/ringmasters/《海象
》雜誌 2012年六月號
※ 臺北藝術節經授權同意,翻譯轉載刊登

杳無人煙的蒙特婁北方,在當地的垃圾掩埋地之上,矗立了一座四四方方的聯合建區。而馬戲的未來正在這個空間來回翻騰。都鬱(Tohu)這個耗資7,300萬的馬戲培訓中心,看起一點也不像是飾有成列的旗幟、眩目的燈飾、五顏六色的馬戲帳篷。採用灰、銀色系的建物,散發出森冷、工業的感覺,看起來反而更像是一家擁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公司的園區。然而,我們絕對不會認不出眼前這些在國立馬戲學校,從高空鞦韆翻身而下、單手平衡、每週花38小時以上的時間練習攀爬、扭曲肢體、在俄羅斯彈跳桿上擺盪的學生。這群孩子有著葡萄柚大小的肩膀、像舞者般窄小的腰身,既不是從「玲玲馬戲團」[2]逃出來的團員,也不是偷搭篷車的邊緣人。他們就像是醫學院預備科和企管碩班的學生,表現突出、訓練有素、準備充足。他們學習戲劇、解剖學和法語。而且,他們還精通操控物件的雜技。

無論如何,都鬱在短短的八年內,委實鞏固了蒙特婁獲譽為世界馬戲之都的美名。光是學校用地就佔了園區的三分之一;西邊是覆蓋黑天鵝絨的表演場地;中間則座落著不規則形狀、面積有394,000平方英尺的太陽馬戲團總部。這個企業巨人將在2012年,最起碼創造出10億的產值。打個比方來說,這家公司隱隱掌握了整個蒙特婁的馬戲界。

[1] 現有的中譯除了這個譯法,尚有「馬戲團團長」。這個職稱就是傳統馬戲在演出時負責主持節目的人,由他來介紹表演者、表演內容、與觀眾互動,他還必須知道所有的技術cue點。就功能來說,應該比較像是後設的舞臺監督。下文若出現此字,一律暫先譯作「馬戲表演指導者」。

[2] Ringling Bros and Barnum&Bailey,太陽馬戲團(新馬戲)尚未成立前的大馬戲團

Photograph by Roger LeMoyne

拔腿相助

在靠近蒙特婁公車站的「艾蜜莉─迦穆琳廣場」(Place Émilie-Gamlin),三位阿爾馮斯劇團團員重現《伐木樂園》的場景。該戲的完整演出首演於2011年馬戲藝術節,假「去劇場空間」(Espace Go Theatre)推出首演。

 

 

蒙特婁從來就不是個常有劇團前來巡演的城市即使在「寂靜革命」(the Quiet Revolution[1]開始之前,就連魁北克也只有區區幾個馬戲團,如:「shiner馬戲團」、俄羅斯人馬戲團、米歇爾․嘉帝翁(Michel Gatien)的「假冒義大利人嘉汀尼馬戲團」faux Italien Cirque Gatini)等團到訪過。這些來訪的馬戲團在巡演期間,發生了大象殺死訓獸師之後,為歷來的外國馬戲團公演劃下不怎麼光彩的句點。魁北克省區不過只是由於市鎮太少、市區之間又隔得太遠,以致於無法維持這種創立於法國、一年到頭不停巡演的高空鋼索表演模式。況且,馬戲帳蓬在暴風雪頻仍的環境也不容易推廣。

因此,魁北克的馬戲並非從巡演的途中起家,而是在街頭發跡。七年代後期,出現了大受歡迎的街頭賣藝場景:夏日藝術節看得到小丑、雜技演員的表演、拉豐丹公園裡看得到練習物件拋接的人。1981年,街頭小丑紀․卡宏(Guy Caron)與奧運體操運動員皮耶․勒克雷克(Pierre Leclerc)共同創立了「國立馬戲學校」(National Circus School)。一開始,學校課程側重技巧的訓練(該校最早設在「無垢─概念中心」(Centre Immaculée-Conception)[2]內,也提供加拿大國家體操隊入住)。然而,國立馬戲學校的教學也注重藝術性的創造,還串連當地具有開創性的表演團體,如「啦啦啦人類腳步」(La La La Human Steps)與「卡爾邦14劇團」(Theatre Company Carbone 14),共同開發雜技在豐富多變的表演上的潛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紀․拉利柏堤(Guy Laliberté),四處賣藝的吹火人起了創團的念頭。他在蒙特婁上游約五小時車程處,在時常有街頭藝人和民俗音樂家群聚的「拜伊․聖․保羅」村莊,成立了太陽馬戲團。太陽馬戲團在1984年推出了創團作,該演出結合魁北克俚俗街頭賣藝的感性以及拉利柏堤的行銷能力,加上從大西洋對岸傳來,歷經近十年浸滲的「新馬戲」(nouveau cirque)元素。法國劇團如「吹牛馬戲團」(Cirque Bidon) 、「意象之井」(Le Puits aux images)已經再次想像一種沒有大象,沒有表演指導者,也沒有機械式的鋸木屑的例行表演。這種另類的馬戲表演把娛樂提升到變化多端的幻想、跨領域藝術的層次。至今大家習以為常的這類演出:結合馬戲表演與說故事、角色與情緒,在當時還是創舉。新馬戲結合翻觔斗、高空鞦韆、現代舞、義大利即興喜劇和如夢似幻的壯觀盛會。但是,新馬戲的表演尚需透過拉利柏堤的大力推廣,行銷到洛杉磯、紐約和拉斯維加斯,才得以從馬戲搖身一變,成為吸金千萬的浩大演出。當太陽馬戲團的財富(及其蒙特婁總部)增加,其影響力也跟著提高,吸引了許多過於樂觀的雜技演員、表演者與教練的目光。國立馬戲學校的學生人數暴增到15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國學生),而新成立的劇團,如「艾羅瓦茲馬戲團」(Cirque Éloize, 1993)與「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Les 7 doigts de la main, 2002),像是飛彈一樣迅速空降在世界的舞臺。
 
蒙特婁是一個馬戲發展蓬勃的都市,儘管此地的閃光燈和耀眼的燈火不歇,有些專家開始擔心商業上的成功是否將威脅到這座城市日後的創造力。國立馬戲學校的藝術總監豪爾․理查(Howard Richard)帶著幾許沉思,觀察到「大型馬戲團只能小冒某些風險」,「有時候你感覺到必須回應觀眾的期待」。正當他的學生研究精心設計的課表(當九成五的學生成為專業人士,保證全數都能得到工作機會),最具原創性的表演似乎發生在其他地方,如墨西哥、阿根廷,甚至是以布爾喬亞為主流的瑞士。在一個總是少不了龐大的經費、華美靈巧的技巧,甚至當你還沒卸完妝,下一份工作就已經找上門來的地方,幾乎不會為夢想保留一點空間,一旦所有的幻想似乎都早已實現。
 

[1] 指加拿大魁北克1960年代社會迅速變革的一段時期。變革內容包括社會的世俗化、地方福利的建立和分離主義聯邦主義政治勢力的重組。在魁北克政府接管之前,教育事務與社會福利均由羅馬天主教負責。寂靜革命之後,省政府建立了教育與醫療部,擴大了公共事務範圍,加大對教育和基礎建立的投資,對電力公有化。並加強了魁北克人對魁北克經濟控制。詳見 維基百科 「寂靜革命

[2] 蒙特婁的體操俱樂部。

但是,藝術家仍然記得是什麼吸引他們來到燈光之下表演:冒險、驚險、一個可以觸及另一個世界的機會。實驗性的表演因而再度發生,在街頭、地鐵,甚至是都鬱──在這裡,租用工作室一個小時最低只要兩塊錢:一個名叫「從垃圾中廢物利用打撈裝備」劇團成立,同時阿爾馮斯劇團推出《伐木樂園》,替家傳的馬戲團注入新意,該演出也一舉改變了眾人眼中,對於魁北克的刻板印象(有時是在字面上)。而「完全馬戲」(Complètement Cirque)這個初出茅廬的魁北克夏季藝術節,更把當地的表演和來自遠方的藝高膽大的年輕頑童聚集在一起。

在蒙特婁,關於馬戲的未來最光明的徵兆,也許就是蒙特婁居民。在卡宏與勒克雷克協力創辦國立馬戲學校後,三十年過去了,如今整整一個世代在馬戲、學校參訪和日間夏令營的環境當中成長。距都鬱幾公里之遙的另一個世界,一頭亂髮的高空走索人在夏季的每個週日聚集,在侯雅樂山間的樹林架起繩索練習。他們不過是業餘愛好者,從野餐毯和眾人圍成一圈拍擊的手鼓樂聲之中,躡手躡腳地爬上高索。然而,所有的專業表演者都曾經是業餘人士──直到他們站上高索,在上面停留。

 
Photograph by Roger LeMoyne
阿爾馮斯劇團《伐木樂園》整排。
 
Photograph by Roger LeMoyne

無懸索飛躍
阿爾馮斯劇團的安端․卡哈賓尼耶․雷賓(Antoine Carabinier Lépine)在《伐木樂園》一劇中,空中飛躍。該劇的背景設定在魁北克舊日的伐木場。

Photograph by Roger LeMoyne

後臺通行證
安端.卡哈賓尼耶․雷賓跟阿爾馮斯劇團的其他成員慶祝《伐木樂園》首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戲團 伐木樂園 蒙特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avoTAF 的頭像
    BravoTAF

    2013臺北藝術節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