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表演指導者[1]──蒙特婁如何演變成世界馬戲之都
圖片│羅傑.勒莫伊恩 Roger Lemoyne
文字│席恩.麥可斯 Sean Michaels
翻譯│張家甄
原文出處:http://thewalrus.ca/ringmasters/《海象》雜誌 2012年六月號
※ 臺北藝術節經授權同意,翻譯轉載刊登
杳無人煙的蒙特婁北方,在當地的垃圾掩埋地之上,矗立了一座四四方方的聯合建區。而馬戲的未來正在這個空間來回翻騰。都鬱(Tohu)這個耗資7,300萬的馬戲培訓中心,看起一點也不像是飾有成列的旗幟、眩目的燈飾、五顏六色的馬戲帳篷。採用灰、銀色系的建物,散發出森冷、工業的感覺,看起來反而更像是一家擁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公司的園區。然而,我們絕對不會認不出眼前這些在國立馬戲學校,從高空鞦韆翻身而下、單手平衡、每週花38小時以上的時間練習攀爬、扭曲肢體、在俄羅斯彈跳桿上擺盪的學生。這群孩子有著葡萄柚大小的肩膀、像舞者般窄小的腰身,既不是從「玲玲馬戲團」[2]逃出來的團員,也不是偷搭篷車的邊緣人。他們就像是醫學院預備科和企管碩班的學生,表現突出、訓練有素、準備充足。他們學習戲劇、解剖學和法語。而且,他們還精通操控物件的雜技。
無論如何,都鬱在短短的八年內,委實鞏固了蒙特婁獲譽為世界馬戲之都的美名。光是學校用地就佔了園區的三分之一;西邊是覆蓋黑天鵝絨的表演場地;中間則座落著不規則形狀、面積有394,000平方英尺的太陽馬戲團總部。這個企業巨人將在2012年,最起碼創造出10億的產值。打個比方來說,這家公司隱隱掌握了整個蒙特婁的馬戲界。
[1] 現有的中譯除了這個譯法,尚有「馬戲團團長」。這個職稱就是傳統馬戲在演出時負責主持節目的人,由他來介紹表演者、表演內容、與觀眾互動,他還必須知道所有的技術cue點。就功能來說,應該比較像是後設的舞臺監督。下文若出現此字,一律暫先譯作「馬戲表演指導者」。
[2] Ringling Bros and Barnum&Bailey,太陽馬戲團(新馬戲)尚未成立前的大馬戲團。
拔腿相助
在靠近蒙特婁公車站的「艾蜜莉─迦穆琳廣場」(Place Émilie-Gamlin),三位阿爾馮斯劇團團員重現《伐木樂園》的場景。該戲的完整演出首演於2011年馬戲藝術節,假「去劇場空間」(Espace Go Theatre)推出首演。
蒙特婁從來就不是個常有劇團前來巡演的城市。即使在「寂靜革命」(the Quiet Revolution)[1]開始之前,就連魁北克也只有區區幾個馬戲團,如:「shiner馬戲團」、俄羅斯人馬戲團、米歇爾․嘉帝翁(Michel Gatien)的「假冒義大利人嘉汀尼馬戲團」(faux Italien Cirque Gatini)等團到訪過。這些來訪的馬戲團在巡演期間,發生了大象殺死訓獸師之後,為歷來的外國馬戲團公演劃下不怎麼光彩的句點。魁北克省區不過只是由於市鎮太少、市區之間又隔得太遠,以致於無法維持這種創立於法國、一年到頭不停巡演的高空鋼索表演模式。況且,馬戲帳蓬在暴風雪頻仍的環境也不容易推廣。
因此,魁北克的馬戲並非從巡演的途中起家,而是在街頭發跡。七○年代後期,出現了大受歡迎的街頭賣藝場景:夏日藝術節看得到小丑、雜技演員的表演、拉豐丹公園裡看得到練習物件拋接的人。1981年,街頭小丑紀․卡宏(Guy Caron)與奧運體操運動員皮耶․勒克雷克(Pierre Leclerc)共同創立了「國立馬戲學校」(National Circus School)。一開始,學校課程側重技巧的訓練(該校最早設在「無垢─概念中心」(Centre Immaculée-Conception)[2]內,也提供加拿大國家體操隊入住)。然而,國立馬戲學校的教學也注重藝術性的創造,還串連當地具有開創性的表演團體,如「啦啦啦人類腳步」(La La La Human Steps)與「卡爾邦14劇團」(Theatre Company Carbone 14),共同開發雜技在豐富多變的表演上的潛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紀․拉利柏堤(Guy Laliberté),四處賣藝的吹火人起了創團的念頭。他在蒙特婁上游約五小時車程處,在時常有街頭藝人和民俗音樂家群聚的「拜伊․聖․保羅」村莊,成立了太陽馬戲團。太陽馬戲團在1984年推出了創團作,該演出結合魁北克俚俗街頭賣藝的感性,以及拉利柏堤的行銷能力,加上從大西洋對岸傳來,歷經近十年浸滲的「新馬戲」(nouveau cirque)元素。法國劇團如「吹牛馬戲團」(Cirque Bidon) 、「意象之井」(Le Puits aux images)已經再次想像一種沒有大象,沒有表演指導者,也沒有機械式的鋸木屑的例行表演。這種另類的馬戲表演把娛樂提升到變化多端的幻想、跨領域藝術的層次。至今大家習以為常的這類演出:結合馬戲表演與說故事、角色與情緒,在當時還是創舉。新馬戲結合翻觔斗、高空鞦韆、現代舞、義大利即興喜劇和如夢似幻的壯觀盛會。但是,新馬戲的表演尚需透過拉利柏堤的大力推廣,行銷到洛杉磯、紐約和拉斯維加斯,才得以從馬戲搖身一變,成為吸金千萬的浩大演出。當太陽馬戲團的財富(及其蒙特婁總部)增加,其影響力也跟著提高,吸引了許多過於樂觀的雜技演員、表演者與教練的目光。國立馬戲學校的學生人數暴增到15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國學生),而新成立的劇團,如「艾羅瓦茲馬戲團」(Cirque Éloize, 1993)與「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Les 7 doigts de la main, 2002),像是飛彈一樣迅速空降在世界的舞臺。[1] 指加拿大魁北克在1960年代社會迅速變革的一段時期。變革內容包括社會的世俗化、地方福利的建立和分離主義與聯邦主義政治勢力的重組。在魁北克政府接管之前,教育事務與社會福利均由羅馬天主教負責。寂靜革命之後,省政府建立了教育與醫療部,擴大了公共事務範圍,加大對教育和基礎建立的投資,對電力公有化。並加強了魁北克人對魁北克經濟控制。詳見 維基百科 「寂靜革命」。
[2] 蒙特婁的體操俱樂部。
但是,藝術家仍然記得是什麼吸引他們來到燈光之下表演:冒險、驚險、一個可以觸及另一個世界的機會。實驗性的表演因而再度發生,在街頭、地鐵,甚至是都鬱──在這裡,租用工作室一個小時最低只要兩塊錢:一個名叫「從垃圾中廢物利用打撈裝備」劇團成立,同時阿爾馮斯劇團推出《伐木樂園》,替家傳的馬戲團注入新意,該演出也一舉改變了眾人眼中,對於魁北克的刻板印象(有時是在字面上)。而「完全馬戲」(Complètement Cirque)這個初出茅廬的魁北克夏季藝術節,更把當地的表演和來自遠方的藝高膽大的年輕頑童聚集在一起。
在蒙特婁,關於馬戲的未來最光明的徵兆,也許就是蒙特婁居民。在卡宏與勒克雷克協力創辦國立馬戲學校後,三十年過去了,如今整整一個世代在馬戲、學校參訪和日間夏令營的環境當中成長。距都鬱幾公里之遙的另一個世界,一頭亂髮的高空走索人在夏季的每個週日聚集,在侯雅樂山間的樹林架起繩索練習。他們不過是業餘愛好者,從野餐毯和眾人圍成一圈拍擊的手鼓樂聲之中,躡手躡腳地爬上高索。然而,所有的專業表演者都曾經是業餘人士──直到他們站上高索,在上面停留。
無懸索飛躍
阿爾馮斯劇團的安端․卡哈賓尼耶․雷賓(Antoine Carabinier Lépine)在《伐木樂園》一劇中,空中飛躍。該劇的背景設定在魁北克舊日的伐木場。
後臺通行證
安端.卡哈賓尼耶․雷賓跟阿爾馮斯劇團的其他成員慶祝《伐木樂園》首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