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格納大爆炸:史澤曼1983年「總體藝術的趨勢」策展及其影響
文|耿一偉

dm4_front_s「我想說的是,所有這一切都跟我的一次經歷有關: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的展覽『總體藝術的趨勢』(Der Hang zum Gesamtkunstwerk),我相信我做過的任何計畫,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的早期經歷。我認為他的展覽接近烏托邦思想。我看了這個展覽將近40次。我每天下午都會回到蘇黎士美術館,有時甚至為此翹課,這就是像背誦一篇很長的劇本,我對這個展覽非常癡迷。」同樣來自瑞士的當代策展紅人歐布希特(Hans-Ulrich Obrist)曾如此說道。

做為獨立策展人的始祖,當過1999、2001連續兩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與兩百多個展覽策展人的策展巨人史澤曼(1933-2005),他對華格納(Richard Wagner)總體藝術的偏愛,如同他後來接受歐布希特訪問時,提及年輕時劇場經歷說的:「我開始從集體工作轉移到什麼都我自己來,這是一種單人風格的劇場,反映了我想實現總體藝術的野心。」

 

從「靜態」到「動態」的策展轉向

不過,在對1983年的展覽「總體藝術的趨勢」進行討論前,一點準備工作是需要的。首先我們得回顧一下,史澤曼那石破天驚的第五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質問真實—今日的圖像世界」(Befragung der Realität – Bildwelten heute)。我們都知道,在1972年由史澤曼策展之前,卡塞爾文件展只是一般靜態的視覺藝術展,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包山包海。史澤曼將當時最具顛覆的偶發藝術、福魯克薩斯派(Fluxus)等行為藝術通通放入了卡塞爾之後,為策展觀點帶來了新革命。不但獨立策展人的地位被確認,一種策展人將策展概念做為主導動機(leitmotiv),走出單一美術館空間並廣納各種藝術類型的巨型展覽(Großausstellung),也開始受到重視。

史澤曼以動態的「百日事件」,取代了之前創始人柏德(Arnold Bode)靜態的「百日博物館」。照他的說法,卡塞爾文件展不應是「一堆事物的靜態集合」,而應該是「一個規畫藝術事件的地點,一個藝術家與觀眾互動的空間,一個不斷變化活動中的動態敘事過程。」更重要的,是史澤曼將日常生活的廣告、工藝品、民間宗教與精神病患的繪畫都納到文件展中,讓藝術向社會發聲,並將整個世界納到文件展來,再用策展來轉化世界。

在史澤曼所策畫的卡塞爾文件展裡,至少有兩個重點是與華格納的總體藝術觀念相關,一是不同藝術類型間的開放對話與碰撞,二是藝術不能孤芳自賞,必須「透過介入公共生活的實踐,才有可能展露自身。」(語出自華格納《未來藝術作品》)

以我收藏的「總體藝術的趨勢」於1983年底在柏林巡迴的展覽手冊來看,史澤曼已徹底地將策展態度轉化成形式了。這份展覽名單從18世紀初到1950年代,包括華格納、舞台設計師阿皮亞(A. Appia)、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杜象(Marcel Duchamp)、高第(Antoni Gaudi)、畫家馬列維奇(K. S. Malevich)、人智學家史坦納(Rudolf Steiner)、音樂家薩提(Erik Satie)、包浩斯劇場創始人史萊莫(Oskar Schlemmer)、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舞蹈家拉邦(R. Laban)、殘酷劇場的亞陶(A. Artaud)、行為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與電影導演希貝柏格(Hans-Jürgen Syberberg)等60多位代表性人物,展出了建築、裝置、舞台設計、雕塑、繪畫、音樂、詩歌、文獻、攝影、行為藝術與電影等各種類型。

 

策展傳奇持續發揮影響力

這份名單已經夠嚇人,但在動態活動部分,更展現了史澤曼利用策展實踐總體藝術的決心。「總體藝術的趨勢」在柏林從1983年12月22日巡迴展至1984年2月19日,同時間還搭配有20場以上的表演活動與一個影展。在表演部分,涵蓋了音樂會、歌劇與行為藝術之夜,像凱吉(John Cage)與前衛搖滾樂手的伊諾(Brian Eno)等,都受邀演出;歌劇除了華格納《帕西法爾》(Parsifal)與《紐倫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也有美國前衛作曲家艾戌里(Robert Ashley)的多媒體歌劇《亞特蘭大》(Atalanta)。影展部分有30多部,包括杜象的實驗電影、費立茲朗(Fritz Lang)《大都會》(Metropolis)與《尼貝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布紐爾(Luis Buňuel)《黃金時代》(L’âge D’or)、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萬夫莫敵》(Spartacus)、高達(Jean-Luc Godard)《阿爾發城》(Alphaville)、安迪.沃荷《雀兒喜女郎》(The Chelsea Girls)與實驗電影之母黛倫(Maya Deren)《變形時間中的儀式》(Ritual in Transfigured Time)等片。

如今,「總體藝術的趨勢」已經成為當代策展史的傳奇,成為後輩策展人的研究案例與靈感來源。例如2010年加州藝術學院的策展實踐碩士班(MA Program in Curatorial Practice),將此展做為研究生的實踐主題,並集結成一份報告〈HSz:as is/as if〉出版。維也納於2011年底新開幕的當代藝術館「21世紀之屋」(21er Haus),即以「總體藝術烏托邦」(Utopia Gesamtkunstwerk)做為開幕後第一場大型展覽,強調接續1983年「總體藝術的趨勢」精神,展示其所未提及的60年來當代總體藝術狀態。

今年台北藝術節的《華格納大爆炸》,以總體藝術為切入概念,結合歐洲知名演員與藝術家蒂斯摩(Anne Tismer)、德國西門子獎作曲家嘉格恩(Moritz Gagern)、作家陳玉慧、多媒體藝術家林經堯與廣藝愛樂等創作者,將行為藝術、裝置、古典樂、文學、電音與多媒體綜合成一個總體藝術的事件之夜,於8月29至31日在中山堂光復廳演出;同時,蒂斯摩又在8月1日到9月1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謝雪紅在瀘沽湖」裝置展,以革命家的陰性政治角度,對照華格納的陽性藝術革命。這種帶有結構式混亂(structured chaos)的藝術大爆炸,不僅是為了慶祝華格納200週年,也是對史澤曼80冥誕與「總體藝術的趨勢」30週年的小小致敬。

 

延伸閱讀

1 華格納的總體藝術觀念,可參考耿一偉主編《未來藝術革命手冊》(黑眼睛,2013),該書附有《未來藝術作品》的部分翻譯。

2 歐布希特對史澤曼的訪問,出於《Artforum》1996年11月號,網站有完整稿
◎mintermediai501.blogspot.tw/2008/01/mind-over-matter-interview-with-harald.html

3 加州藝術學院的「總體藝術的趨勢」策展研究報告〈HSz:as is/as if〉,網路有pdf版可下載◎g.virbcdn.com/_f/files/d2/FileItem-43082-HSzVersion10.pd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華格納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