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eng.jpg  

風云

摘錄自7/9(六)跟著藝術巨人充電放電講座「橄欖樹下的傳奇-當音樂舞蹈碰上愛情故事」

講者:平珩(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楊忠衡

楊銘隆 1999年從美國剛回來時,在四連棟呈現《頹箱異典》打破空間的舞蹈,接下來再看到他,則是2002年在新舞台的東風再現系列,接續將傳統戲劇,國光演員融入舞蹈中,也是令人驚艷。 

東風系列是舞蹈空間舞團給予楊銘隆的一個編舞命題。當年要讓舞蹈空間可以到各角落去呈現台灣的舞蹈,我們思考著如何表現?楊銘隆的風格有著很獨特的「內勁外柔」。他在美國曾是受Trisha Brown舞團舞者,也深受到Trisha Brown風格影響。Trisha Brown的舞蹈,要求舞者要瞭解身體的每一個關節,釋放力量是從每一個關節釋放。身體內有幾分力,才能呈現幾分能量。

2002年,楊銘隆編創《東風乍現》,動機是兒時的偶戲,因此從操偶的概念出發。這系列的作品讓舞者吃盡苦頭。因為舞者天性都想要表現,但是被操偶,是要被動表現。

2003年,《再現東風》與國光劇團合作,邀請李小平擔任導演,運用陳揚的音樂,國光出了七個演員。一般國劇演員肢體是比較僵硬的,因為很多體態是要ㄍ一ㄥ住的。不過演出時,在舞台上似乎看不出舞者與演員的界線了。創作過程中,彼此都有很多的激勵,京劇的演員,要他們放鬆關節是很困難的,且要能夠跳說傳統京劇的既定動作,自己創作動作是非常困難。到最後卻能夠讓國光的演員慢慢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身體動作。

2005年的《三探東風》運用了鏡子在舞台上。導演李小平與楊銘隆再度合作。作品裡回到人與人的關係,比較多的肢體上的對打,去除了比較多的京劇成份。

2009年的《粼光。乍現-偶術重現》則是回首過去「東風三部曲」,總覺得可以玩得徹底些,因此重新結構前三部作品的精華片段,尋回到荷蘭演出。

一路走來,楊銘隆在舞蹈語彙上不斷突破。而在舞蹈上,語彙上的突破是最困難的。對創作者是,對舞者來說更是歷經千辛萬苦。

2009年在荷蘭演出後,在機場的一杯咖啡中,我們思考的是「下一步是什麼?」大家就覺得,一定要有現場音樂。而找一個大家熟絡的故事,外國觀眾更容易看得懂。因此,有了《風云》。

臺北市立國樂團的鍾耀光團長邀集大家討論什麼樣的音樂是適合這個氛圍,大家興奮熱烈討論後,馬上就抓出了一些很合適的國樂曲目。我們現場國樂手包括古琴,琵琶與二胡。而古琴音樂家黃永明老師,原本已經要退休,但為了這個好玩的作品,決定要跟我們玩下去,而延後退休。

但是《風云》不僅僅是中國傳統音樂,與電子音樂混搭,引入現代軸線。編舞家楊銘隆這次用舞蹈探尋著楚霸王與虞姬的結果。從「雙雙自刎」之後,第四段又見兩人「復活」回到愛情原點,演繹「躲過難關」的可能結局。此時,音樂將會呈現國樂樂器,與現場電子音樂即興的交織。當然,既是愛情故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理想是大家都渴望的,編舞家也針對歷史上這對苦戀的伴侶,編創了一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美滿結局。

這三個結局,觀眾將會同一個晚上的演出看到,因此請拭目以待,楚霸王項羽與虞姬大復活。 

 

9/2  Fri    19:30
9/3  Sat   19:30

演出場地|中山堂中正廳

票  價|400 500 700 900 1200

購票請洽 兩廳院售票系統

65分鐘,無中場休息。
首演場演出後進行創作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