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維根斯坦_m.jpg  跟著藝術巨人充電放電

7/2(六)維根斯坦眼中看到的奇異世界

講者:楊照(文化評論家)

地點:敦南誠品B2視聽室

講座記錄:Kathy

註:講座摘要記錄,以楊照第一人稱描述。若有不盡完整,敬請見諒。

 

這是做夢嗎?在台灣談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還有超過10人參加?

(編按:當天超過70人參加講座)

17歲在建中校刊社,初接觸維根斯坦。高二時,我擔任校刊主編,惹出一些事情,但也是傳誦全校的一期校刊。當時,接校刊編輯的學弟們,苦惱於如何屌過於我們這屆的校刊,終於有一天興沖沖跑來說,「找到了!」拿了一篇文章給我看,我看完一整篇,完完全全看不懂。學弟說,拿給幾個老師看,也沒有人看得懂。「好屌!」那篇文章就是在談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當時,年輕人對於不懂的事情,反而是興奮的。不是害怕,就覺得大家都不懂,超屌!後來我找了那位寫文章的學長聊聊,想要瞭解維根斯坦,聊完,突然瞭解:「維根斯坦是一個不可能讓你瞭解的人。」

Christopher Peterson.jpeg  在哈佛大學當研究生時,常去學校附近的 Café Pamplona(名取自西班牙舉辦奔牛節的城市)。咖啡廳充滿了哲學系、文學系的人,你可以坐在那邊聽一下午,沒一句聽得懂。在哈佛上課,第一次聽到維根斯坦這名字,就是在這間Café Pamplona。有人在談哲學名師Robert Nozick的上課style,稱他為「太過流利的維根斯坦。」(Wittgenstien too fluent.)意指Robert Nozick上課如維根斯坦,維根斯坦用他的信念在執行教書。Nozick上課什麼都不帶,就可以講課,因為是一種「我知道我要講什麼,不是準備好的。就是一邊思考,一邊講課。」想不出來就停下來不講。而Robert Nozick是能夠滔滔不絕的維根斯坦風格。

Harvard Gazette.jpeg  

Robert Nozick  ©Harvard Gazette

Tractatus全名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邏輯哲學論,是維根斯坦大書,也是奠定他的地位的鉅作。維根斯坦寫這書,自命不凡,也瞭解沒有人看得懂。為什麼還是要寫要出版一本沒有人看得懂得書,其實在於他知道未來總有一天有人會想出來跟他一樣的邏輯哲學,而當那個人發現歷史上已經有人寫下來出版過,他會很驚訝。

維根斯坦對於人類的傳承見解是在於,不是師傅傳給弟子,而是每一次都是重新創造。師傅只是帶領弟子,直到弟子有一天創造出他的風格,會赫然發現其實師傅也創造過這件事。所以人類的智慧傳承是一直不斷創造,也許是共同的創造。

小說「流浪者之歌」(赫曼赫塞的Siddhartha)談的核心也是相似的,生命的經驗不是傳承的。經驗是要自己創造的。先人講過,只是讓你知道先人曾經發明過同樣的經驗,所以有一天你自己創造同樣的經驗,你會有安全感。

維根斯坦對我的啓發:逼迫自己去思考自己的「思考」 ,如同他說的, “Thought is a sentence with a sense.” 我們的思考與想法是依賴語言。沒有語言,就無法思考。你所運用來思考的,都是語言的工具。

George Orwell1984講到Dystopia「反烏托邦」(或「敵烏托邦」),字典越編越小本,因為極權機制,要控制思考的有效方式,就要刪除語言。當人們沒有語彙時,就沒有相關那方面的思考。因此字典越編越小,就能控制人們的思考。

“Whereof w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不能說的就必須保持沈默。)這是Tractatus提出的七大哲學論之一。 

(一)The world is everything that is the case. 我們所能討論的世界,就是我們羅題能及。

(二)What is the case, (the fact) is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of affairs. 我們必須在能夠討論的事實,事實都是在事物的狀態底下。沒有事實可以逃離語言。

(三)The logical picture of facts is a thought. 要變成思考,必須在邏輯裡面。感知圖像。而句子就是要做到像picture一樣,看到就讓人有感知。

(四)A thought is a sentence with a sense. 句子理論,or句子的圖像論。沒有語言的東西,就不會進入到個人的意識裡面,也就不在個人的世界裡面。真正的根本是句子,不是字。字本身無法make sense,必須在sentence裡面才會有意義。維根斯坦說,你從不會碰到一個你不認識的句子,只會碰到一個你不認識的字。結論是:句子,句法是天生的。字是外在的。當句子填充感官體驗就是哲學思考。

(五)A sentence is a truth function of elementary sentence.

(六)The general form of truth function. 真理函數。

(七)Whereof w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Tractatus基本精神,是要在人類經驗裡面,找出什麼是不可被思考被陳述的。Tractatus影響邏輯實證論。

(不多說,因為太難懂,且紀錄小編也有聽沒有懂~@@)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出生於維也納。他對於維也納著名的音樂與邏輯分析同樣深感興趣。 維根斯坦個人是個很敏感的人,精神層面也稍脆弱。一直以來,維根斯坦每天都有自殺傾向,他自己坦言,直到維根斯坦與哲學家Bertrand Russell學習邏輯與哲學,他才得到救贖。

Tractatus是維根斯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被俘,於戰俘營完成的作品。 他的老師Bertrand Russell大力奔走要出版這本書,並寫了導言。正要出版時,適逢大戰結束,維根斯坦從戰俘營回家,讀到老師Russell寫的導言,深覺Russell完全不了解他,不願出版導言,因此出版計畫停擺。更因此與影響他至深的老師Russell交惡。但終究Tractatus1921年出版,並造成世界哲學的深遠影響。

Casa de la hermana de Wittgenstein 13.jpeg    

維根斯坦協助建築師在維也納為妹妹瑪格麗特蓋的房子。

Gustav Klimt 055.jpeg

妹妹瑪格麗特 Painted by Gustav Klimt

第二次世界大戰,維根斯坦已經52歲,仍堅持上戰場。因此在倫敦 Guy Hospital服役。至今,醫院仍留有維根斯坦服役名牌: Porter搬運工 。後來在醫院的lab當打雜工,用邏輯貢獻判定病患接受治療的優先順序。

維根斯坦的第二本書: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完全逐點推翻他自己先前在Tractatus建立的邏輯哲學,大膽挑戰自己的論述。

(ㄧ)反對語言的完整性。

Tractatus主張任何東西要放在語言系統始能成為邏輯。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主張語言沒有完整性。語言是word game,是人類組合起來的。

(二)反對語言有普遍性

Tractatus主張所有語言都有一個普遍性在背後。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主張各種不同的語言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例如 game(遊戲),其實分很多種,不盡然是有一個唯一共通性。如家族一樣,彼此有相似,但非唯一共通性。

(三)Meaning as use意義是使用過程當中才能決定。

後期的維根斯坦把語言放置到人類的狀況中看待。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影響生活語言論,也就是脈絡學派(Contextualism)。

前期 維根斯坦是exclusion, 排除,踢除。語言是sentence架構,句法。

後前 維根斯坦是inclusion,囊括。語言則是word game,有字,有感知。

根據維根斯坦,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不是靠單一個別物件,而是物件所代表的符號,而我們瞭解這個符號的意義。

世界上哲學的兩大學派皆源自同一個人,那就是維根斯坦。他是一個追求純粹,追求簡單的哲學家。最後得了癌症卻不願就醫,寄住一個醫生朋友家中,由朋友照顧直到病逝。而維根斯坦的最後遺言是:「告訴大家,我擁有了一個美好的人生。」(Tell them, I have had a good life.

文學家威廉佛克納(William Faulkner)於1949年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說到一句話,貼切於形容維根斯坦:「在戰爭時刻大家看到的是外在的衝突,但一個文學家若無法看到一個人的內在矛盾,則這人不配當文學家,而文學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而維根斯坦就是這麼一個矛盾內在的人,他是哲學家,同時也是文學家,是藝術家。

 

更多關於《麗特、丹妮、佛斯》節目介紹與演出訊息....

更多關於導演Krystian Lupa,請參考 「波蘭當代劇場推手-陸帕」...

     購票請洽 兩廳院售票系統 (7/11前,享75折早鳥優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avoTAF 的頭像
    BravoTAF

    2013臺北藝術節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