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莫伊傳說3  

班任旅:我已分不清楚我與偶─
臺灣偶戲法國魂 《莫伊傳說》哲思滿溢 演繹生命之詩

文|陳苓云

轉載自《傳藝》雜誌(2012.6)

 

「一切都是李天祿的錯。」磨豆機轟轟作響的咖啡館裡,金髮碧眼的班任旅,向服務生點了一杯中國茶,一開口  就語出驚人。這位臺語流利的法國人,三十年前在法國的郭安博物館(Musée de Kuokan)內與臺灣傳統戲偶結緣,且「一見鍾情」。他遠赴臺灣拜師學藝,成為國寶級藝師李天祿第一位洋徒弟。

但學成後,李天祿卻對他說:「你不是臺灣人,你應該要做你自己的故事。」於是,班任旅於1978年成立「小宛然掌中劇團」,將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在傳統戲臺上重新搬演;多年來國際巡演不斷,一句玩笑話語的背後,其實隱含了他對阿祿師的無限懷念和感激。

 

Jean-Luc Penso

 

跨文化融合實驗  開創偶戲新風格

即使成立了自己的劇團,班任旅的學習之路並未停歇,除了繼續與李天祿研習操偶技藝,同時也遠赴中國華縣向藝師魏金泉學習皮影戲。對班任旅而言,東方傳統偶戲的魅力,是一門山高海深的學問,永遠沒有出師的一天。

不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東方偶戲,卻在班任旅彷彿天啟般難以言喻的創作直覺下,與現代音樂及其他各種藝術形式,融合為既知性又神祕的心靈圖像。即使燈光與技巧的運用皆遵循傳統,他仍嘗試為臺灣偶戲注入法式人文哲思,展現獨特的跨文化火花。

2011年底,班任旅應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邀請,推出醞釀十五年的全新製作《莫伊傳說》,就是最佳明證。他透過紐西蘭毛利神話中的半人半神「莫伊(Maui)」,述說三段張力十足的傳奇故事。在毛利傳說中,莫伊懂得魔法,相當調皮,特別喜歡幻化為各種鳥禽在空中翱翔,在毛利人心目中的形象,就如同中國傳說故事裡的孫悟空或哪吒一樣鮮明。《莫伊傳說》故事幽默富有詩意,同時展現生命灰暗面,節奏轉換快速,充滿強烈的衝突性。去年在巴黎首演造成轟動,當地觀眾紛紛讚嘆:對白、音樂與畫面滿溢的靈性美感,與巴黎歌劇院的演出相比,毫不遜色。2012年8月10日至8月12日,《莫伊傳說》將受邀於臺北藝術節做亞洲首演,隨後前往古巴繼續巡演。

 

構思十五年 劇本能量一觸即發

神話作為班任旅的創作主軸,《莫伊傳說》的誕生,也充滿巧合與緣分。多年前,班任旅應邀至紐西蘭演出時,對毛利文化產生興趣,曾為製作一齣述說毛利神話的作品,深入部落與族人共同生活。然而當時紐西蘭政府與毛利族因為「還我土地運動」緊張對峙,連帶對班任旅產生疑慮,他因此受到秘密警察監控,最後被迫離開紐西蘭。這個創作計畫,一延宕就是十五年。

2011年,班任旅偶然發現以人類學專業聞名的布利碼頭博物館,正在為即將開幕的毛利文化展尋找合適的演出,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當時距離演出僅剩三個月,且翌日必須向館方介紹演出計畫,班任旅說:「這時,《莫伊傳說》的劇本連隻字片語也尚未成形。」凌晨時分,他突然從床上跳起來,大喊:「第一幕的燈光有了!」振筆疾書間,每一幕的主體畫面也陸續浮現,醞釀十五年的構思,就這樣爆發為精采的劇本。

故事一開始,便呈現死亡的震撼。幕起時,悲傷的女人唱著動人旋律,將死去的孩子拋入海中。這個初生小嬰兒就是莫伊。其實莫伊並未死去,還向救起他的巫師學會魔法,長大後的他尋回失散的母親,並前往天神的世界,與父親及兄弟相認,天神父親Makéa預言他將經歷一段燦爛又悲慘的戲劇性人生。回到凡間後,莫伊憑藉過人膽識,勾起一座充滿生機的海島-紐西蘭;但後來莫伊卻在挑戰死亡女神時,犧牲了生命。

落幕前,佛教打擊樂器及歌唱組成的動人旋律響起,死去的莫伊在光影的輪迴中,漸漸回復幕起時的嬰兒身形,象徵莫伊用死亡為人世間帶來生死輪迴,讓人類的生命能傳續不斷。

 

現代音樂與RAP 精準詮演動人情感

《莫伊傳說》中的對白,經過班任旅反覆誦念上百次修改潤飾,在詩歌般流暢的音韻中,構築出精準的意象;臺灣旅法現代作曲家廖琳妮對戲劇情感的適切詮釋,更是演出動人心弦的關鍵。這也是班任旅與妻子廖琳妮二度在創作上攜手合作。

班任旅與廖琳妮因為觀賞京劇而相識,著迷於東方偶戲的班任旅,同樣熱愛現代音樂,且正在尋找合作的音樂家,兩人相識相知,更因藝術理念相投,而結為連理。

這次,廖琳妮為《莫伊傳說》作曲,「介入」漸晚,是直到所有的戲偶、戲臺都設計製作完成,在觀賞演出前彩排時現場創作的結晶。廖琳妮租了一整套的樂器與錄音設備,直接進入劇場感受畫面的情緒,隨即創作出貼合劇情發展的配樂。有時候一次到位,有時需要調整,當班任旅告訴她:「這裡的光要再多一點。」廖琳妮便試著將弦樂換成雙簧管。這樣的創作方式,讓音樂與演出更加緊密結合。

除了現代音樂,流行歌曲的RAP元素,也為《莫伊傳說》增添不少趣味性。在法國郊區有許多失業的年輕人,平時不務正業,稱兄道弟,RAP音樂就是這些次文化的表徵。這讓班任旅聯想到莫伊最初無法得到親兄弟認同,直到最年長的大哥挺身做主才找回歸屬的情節,於是將RAP運用在兄弟間的對話上,古老傳說與當代流行次文化跨時空融合,強烈的節奏,與演出韻律感完美配合。

《莫伊傳說》的跨界創新,也展現在演出類型的突破上。班任旅安排布袋戲偶、皮影戲偶與真人演員同臺演出,有時真人演員還會踩著高蹺從戲臺後面現身表演。他說:「這些安排並非邏輯式精密思考的結果,只是浮現在我腦海中的影像,讓我覺得就該這麼做。」本劇的皮影戲偶製作,也是法國視覺藝術家拉寇˙穆諾茲(Raquel Muñoz)與中國藝師魏金泉聯手完成,是又一次精采的跨文化國際合作。

 

幽默化解暴力 神話透視人生

而《莫伊傳說》的劇情張力,來自故事中以幽默手法處理的暴力題材。班任旅認為,這也是世界神話的共通點。他指出,暴力因子存在每個人的血液中,但可以透過幽默感來化解,否則很容易因為誤會而衍生社會問題,紐西蘭社會與毛利原住民之間的族群誤解,正是因此而陷入惡性循環。透過《莫伊傳說》及世界各地神話的搬演,班任旅希望讓能更多人透過藝術,認識異質文化獨特的生命觀,進而學會互相尊重。

對這位長期遊走於東西文化之間的藝術家而言,神話的存在,是為了幫助人類理解自身所處的世界。也許用現代人的邏輯看神話,難免有未盡合理之處,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生命思考;東方傳統偶戲講究抽象與距離感的表現手法,比西方偶戲更能貼近神話中所探討的人生課題,也特別令人著迷。

正由於真實的世界並不完美,而且充滿各種黑暗負面的存在,神話中總是不乏勇於打破規範的叛逆角色,例如孫悟空、哪吒或莫伊,都屬於此種典型。有趣的是,在廖琳妮眼中,這樣的角色和精神貫穿著班任旅所有作品,似乎也呼應著他的人格特質與世界觀。

就連班任旅自己也承認,他與偶已經難分彼此。對班任旅來說,李天祿就像他的第二個爸爸,這些戲偶就像他的孩子,演布袋戲,則如同進食般是再自然不過的需求。班任旅常說:「我是個演布袋戲的,因為我只會做這件事,但我也不想做其它的事情。」而每次的創作,他都試圖透過不同的創新,帶來藝術上的啟發。藉由一齣齣的神話搬演,班任旅內心的叛逆男孩將繼續打破規則,讓自己和觀眾 都能看到他不斷追求的驚喜火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