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座側記】
包浩斯就在你身邊

臺北藝術節「顛覆‧嬉笑」系列講座
與談人|何以立(何侯設計建築師)、王孟超(資深舞台設計師)
日期|7/28(Sat) 14:30-16:00

文字紀錄|陳苓云

包浩斯講座  

「包浩斯」不僅是耳熟能詳的名詞,也是觸目可及的生活景象-從都市常見的玻璃帷幕大樓,到日常生活的扶手椅桌燈,從「包浩斯建築」到「包浩斯家具」,它無所不在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2012臺北藝術節特別策畫的免費展覽「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則拋出另一重要概念名詞:「包浩斯劇場」,要讓大家從 劇場藝術的角度,更深刻體驗包浩斯勇於顛覆的創意精神。

「包浩斯」究竟是什麼?可能鮮少有人能精簡扼要說明白。為此,臺北藝術節「顛覆˙嬉笑」系列講座,邀請建築師何以立,以及資深舞臺設計師王孟超,由包浩斯歷史講起,帶領大家認識無所不在的包浩斯。

「包浩斯」是1920年代創立於德國威瑪,結合藝術學院與工藝專科的一所設計學校,是戰後德國為了向當時的工業設計龍頭英國看齊而設立。何以立說:「這所學校的歷史只有十五年,但影響力卻超越時空,直至今日。」由威瑪遷到德劭後,包浩斯學校進入全盛時期,首先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完全以功能為導向設計、體現「功能追隨形式」精神的包浩斯學院大樓。明亮玻璃帷幕、乾淨通透的室內設計、水平屋頂、充滿動感的螺旋式建築動線、中央空調,這棟校園建築所隱含的「現代主義」名詞,在當時可說是前所未見,因而引發高度關注和討論。

而包浩斯學院的成就,來自其打結合美術與工藝、打破形式理論與實用功能界限的教學方針。包浩斯學院集結當時歐洲各領域最頂尖的藝術家,在正規課程之外,更透過許多工作坊來實踐課堂理論,希望建築、設計、戲劇、雕塑的創作,不再只是為了單純的藝術性,而是對社會的進步,發揮更大的助益。這在當時的德國社會是相當左派前衛的思想,校長葛羅培斯正是推展這一波新思維和新作為的靈魂人物。

雖然該校以新建築大樓實踐的創新理論,聲名大噪,其實另一焦點正是「包浩斯劇場」的誕生。該校的課程設計,以建築與劇場為核心,王孟超表示,因為唯有這兩個場域最適於所有的工藝與美學的整合實踐。但包浩斯學院並沒有真正的劇場課程,所謂的包浩斯劇場,是各領域學生課餘參與工作坊的創作與嘗試。在畫家史萊莫帶領下,包浩斯劇場試圖推翻傳統劇場著重劇情與擬真的規則,透過將事物簡化至基本元素的再呈現,創造出全新視覺面貌。

以史萊莫的舞蹈作品《三人芭蕾》為例,他不再寫實性地觀察人體,改將人體視為幾何造型,觀察其在空間中的互動移動,成為後人不斷試圖模仿重建的傳奇。曾與現代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合作劇場演出《鄭和1433》的王孟超指出,威爾森正是包浩斯的信徒,他在劇場空間內探索幾何線條之美,連肢體動作都要求特定角度,創造了全新的劇場美學。

何以立則以有趣的對比,突顯包浩斯劇場特色:「一般人看建築,是在不動的空間結構中游移。包浩斯劇場,則是透過不斷的肢體動作來創造美學,這時動的是表演者,而觀眾卻是定位不動的。」

誠如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所言,包浩斯是一種觀念,藉由抽象態度與數學角度,為表演藝術找到不同的元素,「包浩斯就像飛碟,抽象卻激發無限想像力。」

王孟超也認為,談包浩斯,很難一言以蔽之,因為我們都活在包浩斯中,它還在變化、發展,繼續發揮它的影響力,所以你我都不能不認識「包浩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oT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