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
編譯|耿一偉
當代劇場建築的目標,應是成為一個可以用來彈奏光與空間的偉大鍵盤,使得這棟建築能客觀回應導演的任何場景想像。
──包浩斯學校創始人‧建築師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在純藝術領域,都已找到創作的純粹工具,像是光線、體積、質料等。但我們如何讓人類動作與想法過程,可以變成像光(顏色)、形式、運動等我們已經學會掌握的絕對元素一樣,可以運用自如呢?
──現代工業設計搖籃、芝加哥新包浩斯設計學校創始人莫霍伊-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
藝術上的模糊數學,它對於藝術和感覺轉變具體形式來說不可或缺…如果現代的藝術家能夠喜歡機器,喜歡科技,喜歡組織,那麼他們就會追求精確而非混淆,而這一切不過是源於藝術家們試圖擺脫困擾與對藝術形式的追求。
──包浩斯劇場領導者‧畫家史萊莫(Oskar Schlemmer)
人體的轉化,必須透過服裝的掩飾,才有可能達到變形。
──包浩斯劇場領導者‧畫家史萊莫(Oskar Schlemmer)
史萊莫與參與他舞台工作坊學生所留下的前衛遺產,最終影響了包括約翰‧凱吉(John Cage)、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艾文‧尼可萊斯(Alwin Nikolais)、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梅芮迪斯‧孟克(Meredith Monk)、賈迪遜教堂舞蹈劇場(the Judson Dance Theater)、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與大衛‧拜恩(David Byrne)等的表演理論與作品。
──美國包浩斯舞蹈協會 (bauhausdanc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