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加拿大《責任報》
做一齣沒有馬戲演員常用器材和裝置的當代馬戲表演,你必須要有膽識才行。──加拿大《日報》
節目分類:新馬戲
演出單位:加拿大阿爾馮斯馬戲團
演出日期:2013/08/23 (五) 19:30
。。。。。2013/08/24 (六) 19:30
。。。。。2013/08/25 (日) 14:30
演出場地:城市舞臺
演出長度:90分鐘,無中場休息
票。。價:400, 600, 800, 1000, 1200, 1600元
附。。註:法語演出及吟唱,中文字幕。
。。。。。本節目非親子節目,未滿 7歲及110公分以下孩童不得入場。
魁北克伐木農場的原創馬戲
鮮切夠勁活力,屏息驚險過招
這絕對是前所未見的原創馬戲,直擊靈巧和力度的高超技藝!來自北美林場的野性呼喚,樵夫左鋸一塊新鮮松木,右取一把短柄斧頭,長長的鋸木鋼鋸成了跳圈圈的玩具,舞臺上瞬間化身馬戲樂園,斧頭漫天飛舞,長鞭熱辣辣擲地有聲,整座森林木屋充滿新鮮熱力。
加拿大魁北克小鎮裡,流傳久遠的屯墾傳奇。所有林場裡的伐木工具,全成特技、雜耍的玩具,穿著汗衫與吊帶褲的蓄鬍男人,在細長的松木枝條上躍起空翻,腳下滾轉著剛鋸下的粗實圓木,競技招招驚險;組合出瘋狂蹺蹺板,玩起了空中飛人,傳統民俗音樂與吆喝聲相互呼應,現場屏息、驚嘆,活力四射,令人不禁一起搖擺。
勇於創新的加拿大阿爾馮斯馬戲團,多數團員來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並承繼「新馬戲」結合雜耍與戲劇、跨藝術領域的原創風格,為馬戲表演開疆闢土。本劇融合藝術、馬戲特技與魁北克民間傳說中最生動獨特的元素,以嶄新眼光看待自身源頭,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馬戲體驗,特技動作與現場音樂搭配得天衣無縫,在炫技之餘,更呈現不插電的快樂生活。
※每場開演前30分鐘於劇場大廳進行導讀。
※首演場演後進行創作分享,備中文口譯。
加拿大 阿爾馮斯馬戲團
成立於2005年,在魁北克悠久的馬戲傳統中,展現年輕新意。劇團由一群畢業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的專業雜技演員、一位專業舞者、一位前滑雪冠軍和三位熱情、多才多藝的音樂家所組成,創團成員皆曾加入魁北克、歐洲地區的知名新馬戲(nouveau cirque)劇團,表演經驗豐富。阿爾馮斯馬戲團從魁北克傳統音樂及民俗傳統中汲取靈感,大膽地融合當代馬戲的藝術性和技術,。2006年推出創團作《黃昏時分》(La Brunante),引起熱烈迴響。初試啼聲之作成功結束巡演之後,團員紛紛離團追求個人表演事業,分別加入瑞典當代馬戲團(Cirkus Cirkör)、瑞士星光馬戲團(the Cirque Starlight)、蒙特婁「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Les 7 doigts de la main)、艾羅瓦茲馬戲團(Cirque Éloize)、太陽馬戲團和快讓開舞團(Bouge de là dance company)合作。直到2010年,團員才再度合體,開始創作《伐木樂園》。
特技演員│安東‧卡哈賓尼耶‧雷賓
畢業於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擅長「德國輪」(the German wheel)、「人形鋼圈」(the Cyr wheel)、「梯子平衡」(the Ladder)、一般雜技、丟擲球以及音樂。參與無數演出和創作計畫,包括:艾羅瓦茲馬戲團的《游牧者》(Nomade)與《管弦樂馬戲團》(Cirque Orchestra)、當代馬戲團的《九成以上,無人知曉》(90% Unknown)、太陽馬戲團的《名流號巡遊計畫》(Celebrity Cruise Project)、哥本哈根皇家歌劇院的《假面舞會》(Maskarade),以及「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Les 7 doigts de la main)的《痕跡》(traces)。
特技演員│喬納森‧卡索邦
七歲時便已練就翻觔斗與丟擲拋接的特技,少年時期成為當地體操俱樂部的代表選手,並投入體操領域,持續鑽研。2000年自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畢業,主修馬戲跳板(teeterboard)和彈床(trampoline)。畢業後前往瑞士教授馬戲藝術。其後四年,他加入當地的星光馬戲團,擔任表演者和藝術總監助理。接著成為太陽馬戲團的固定班底,成為備受矚目的表演者。2007年參與知名瑞士「柯尼馬戲團」(Circus Knie)與薩爾托‧納塔勒馬戲劇團合作的演出製作,並與「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合作,推出《痕跡》(Traces)。
特技演員│馬諦亞斯‧薩米納荷
國際級馬戲演員,擅長雜技和物件拋接,巡演足跡遍及法國、西班牙、阿根廷、巴西和杜拜,除了自家經營的芬蘭「秋天的顏色」(Circus Ruska)馬戲團,也與法國艾達勒馬戲團(Cirque Aïtal)、瑞典當代馬戲團(Cirkus Cirkör)以及蒙特婁「一隻手掌七指頭」劇團(Les 7 doigts de la main)一起合作演出。
舞者│茱莉‧卡哈賓尼耶‧雷賓
八歲時開始接觸古典芭蕾,後來則迷上現代舞和戲劇。畢業自蒙特婁當代舞蹈學校(LADMMI),並在2003年取得當代舞蹈表演文憑。合作過的知名編舞家包括畢耶娜芙(Sonia Biernath)、侯喀(Manuel Roque)、德梅荷絲(Mélanie Demers)、蕾孚斯喀(Amélie Lévesque),也與「快讓開舞團」的編舞家藍芝梵(Hélène Langevin),以及「蒙大拉․希杜舞團」(Mandala Sitù Company)。除了現代舞,茱莉也熱愛阿根廷舞蹈和歌唱。2007年與瑞士「薩爾托․納塔勒馬戲劇團」(Salto Natale Circus Company)展開歐洲巡演,自此投入馬戲生涯。
演員│亞蘭‧卡哈賓尼耶
早年致力於高山滑雪競技與足球,遊歷世界各地,參與各大賽事。身兼足球教練和馬戲表演設計師的亞蘭,充分展現了阿爾馮斯馬戲團年輕表演者特有的多才多藝特質。
樂手│喬希安娜‧拉波特
八歲開始學習古典擊樂,成年後取得蒙特婁魁北克大學(Université du Québec)音樂文憑,與瓦內里(Gino Vanelli)、畢格哈斯(Dan Bigras)、布雷(Isabelle Boulay)等音樂家一起巡演,並參與艾羅瓦茲馬戲團《游牧者》演出,隨團巡迴全球五年。無數的電視演出,也累積了豐富的表演經驗。她也是「方斯華‧侯伊與偽裝成好手的傢伙」(François Roy et les As de la Frime)樂團的成員。該樂團在瑞奇蒙的歡慶搖滾音樂節(Festi Rock Festival)嶄露頭角,榮獲第二名佳績。她於2006年加入了阿爾馮斯馬戲團,共同創作《黃昏時分》。
樂手│翁德烈‧嘉尼葉
生長於魁北克省拉諾迪耶地區,該地區素來有「多部唱和首府」(the national capital of call and singing)的美名。曾赴蒙特婁修習爵士吉他,也是魁北克傳統音樂樂團「紫羅蘭」(La Giroflée)的創團團員。於2006年參與阿爾馮斯馬戲團創團作《黃昏時分》的演出及製作編曲。此次亦加入劇團新作《伐木樂園》創作班底。
作曲家│大衛‧布隆杰
曾於蒙特婁修習小提琴和爵士樂,後加入傳統音樂樂團「以乞丐之名」(La part du quéteux),該樂團在2007年榮獲「加拿大傳統音樂大獎」的「最佳專輯」。接著進入知名魁北克樂團「微笑的低筒鞋」(La Bottind souriante)擔任小提琴手,並於2006年加入阿爾馮斯馬戲團。
導演│亞蘭‧馮格爾
畢業於蒙特婁魁北克大學,主修戲劇藝術。曾於實驗劇場擔任舞者及演員,加入知名劇團「卡爾邦14」(Carbonne 14),與《宿舍》(Le Dortoir)擔綱演出,並持續關注跨領域與表演藝術。其為艾羅瓦茲馬戲團執導的《管弦樂馬戲團》廣受好評,並執導阿爾馮斯馬戲團創團作《黃昏時分》。他同時也為蒙特婁「舞蹈廣場劇團」(L’Agora de la danse)等舞團編舞。
燈光與舞臺設計│尼古拉‧德果都
畢業自「聖․泰赫絲的塞賈波學院」(Cégep de Sainte-Thérèse College),曾與羅勃‧勒帕吉、修伊娜(Marie Chouinard)、弗列德里克(Kristian Fredric)、馬洛(Denis Marleau)與帕斯卡(Daniele Finzi Pasqua)等國際級藝術大師合作,為艾羅瓦茲馬戲團和太陽馬戲團操刀設計,累積超過六十餘件燈光設計作品。
製作| 加拿大阿爾馮斯劇團
特技演員|安東‧卡哈賓尼耶‧雷賓、喬納森‧卡索邦、馬諦亞斯‧薩米納荷
舞蹈|茱莉‧卡哈賓尼耶‧雷賓
演員|亞蘭‧卡哈賓尼耶
樂手|喬希安娜‧拉波特、大衛‧希馬爾德、翁德烈‧嘉尼葉、大衛‧席瑪德
導演|亞蘭‧馮格爾
作曲|大衛‧布隆杰、大衛‧席瑪德
燈光與舞臺設計|尼古拉‧德果都
照片版權 ©Cirque Alfons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