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十六屆臺北藝術節 5.27 (Tue) 全面啟售
11齣精彩作品,6國藝術家,65場絕倫演出,
讓你體會「觀看,是一種發現,也是一種創造」。
相關節目介紹及購票詳情請見臺北藝術節官網 www.taipeifestival.org.tw
2014第十六屆臺北藝術節 5.27 (Tue) 全面啟售
11齣精彩作品,6國藝術家,65場絕倫演出,
讓你體會「觀看,是一種發現,也是一種創造」。
相關節目介紹及購票詳情請見臺北藝術節官網 www.taipeifestival.org.tw
橫掃紐約、維也納到愛丁堡的人權戰馬William Kentridge
文|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最近2014維也納藝術節公佈了節目名單,當然是琳瑯滿目,都是指標型藝術家。其中來自南非的William Kentridge也在名單上,而且有兩個節目入選,證明他是全才型的跨界大師,廣受各領域肯定。去年十月起,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他兩個展覽在進行,其中一個已於今年二月初結束,另一個則要展到今年五月14號。兩個個展同時進駐紐約大都會,一切已盡在不言中。更別說,他於2010年榮獲有日本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獎。
William Kentridge的父母皆是南非知名人權律師,曾為曼德拉與人權鬥士比科(Stephen Biko)辯護(後者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哭喊自由》),他的作品也多以揭露種族隔離制度的殘酷為題材。William Kentridge作品橫跨視覺藝術、動畫與劇場。他一張張炭筆素描所構成的動畫,因為筆觸的粗糙,更能適切表達人權受迫害所暗喻暴力感。youtube上很容易找到他的動畫或紀錄片,可以一探究竟。
八零年代初曾至巴黎就讀樂寇默劇學校(L''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éâtre Jacques Lecoq)的他,早年也是南非實驗劇場運動的重要成員。但他最大的成就,還是在九零年代開始與南非翻筋斗偶戲團(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的一系列合作。
翻筋斗偶劇團在2007年以《戰馬》(War Horse)在倫敦一戰成名,獲得廣大觀眾支持與國際聲譽,現在更是當炸子雞,今年香港藝術節也有他們演出的《仲夏夜之夢》。1997年,William Kentridge在翻筋斗偶劇團執導《烏布王》(Ubu and the Truth Commission),將原來法國劇作家雅里(Alfred Jarry)的荒謬文本,結合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後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調查資料,重新創造出一部結合動畫投影、真人與偶戲的政治劇場,在當年的南非與歐陸都造成轟動。根據可靠消息指出,這部戲將受邀2014年愛丁堡藝術節演出,而且裡頭的演員都是當年的卡司。
藝術家無法忍受醜陋,尤其是人性上的,William Kentridge的成就是最好說明。
【策展人觀察】
藝術家的工作滿意度比一般人更高
文︱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雖然近年歐洲深陷經濟危機,刊登於2013年10月號的最新一期學刊《經濟學快報》(Economics Letters)的論文,知名瑞士經濟學家Bruno Frey所帶領團隊對49個歐洲國家的最新調查,卻顯示一個令人的振奮的現象-藝術家比一般人對工作更感到滿意。這份調查是將工作滿意程度從1排到10,分數越高,代表對工作滿意程度越高,結果一般人的分數是7.3,而藝術家是7.7。換言之,即使藝術家的平均收入比一般人還要低,但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卻比一般人還要滿意。
感謝各位觀眾朋友的參與,2013第十五屆臺北藝術節「歡慶臺北藝術節第十五屆──加入藝術節之友」抽獎活動共回收超過5,000張問卷,扣除資料不完整的問卷,共有2,414份問卷進入抽獎名單。
此次抽獎共有四大項好禮,包含:
以下為各項得獎者名單,各項得獎名單依姓氏筆劃依序排列。
【劇場裡的設計師】
我想說自己的話—專訪德國藝術家安娜.蒂斯摩
全文轉載自MOT/TIMES線上誌(2013-08-27)
文字|詹傑
編輯|張慧慧
在不定期上線的【劇場裡的設計師】系列報導中,MOT/TIMES將帶領讀者看眾「設計師」如何與劇場跨界對話,建構劇場的奇幻世界。
裝置藝術在劇場,是運用各種元素,結合演員的行動、空間,進而傳達意念。德國藝術家安娜.蒂斯摩(Anne Tismer)先是演員,接著跨足裝置與行動藝術,也或許是因為這種跨界不拘於一格的創作背景,讓她的作品能輕而易舉地讓人與物件產生對話,她說:「我不想為自己貼上任何標籤,比起演員,我更願意稱自己為藝術家。」
目前安娜.蒂斯摩的裝置藝術展《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正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而與旅德作家陳玉慧、前衛作曲家莫里茲.嘉格恩(Moritz Gagern)、廣藝愛樂管弦樂團合作的《華格納大爆炸》也將在本週四起,在台北中山堂連演3場。在演出之前,讓我們來聽聽這位勇敢說自己的話的藝術家怎麼說吧!
你可能看過她,也許不能輕易道出名字,但心裡一定留有深深印象。
她是希臘悲劇中燃起復仇烈火的米蒂亞,她是莎士比亞《理察二世》裡活躍的一員,她是翻轉貝克特知名劇作《等待果陀》,打破僅有男演員能出演此劇禁忌,推出反骨版本《好事多磨》的創作者。她是安娜.蒂斯摩(Anne Tismer,右圖),潛藏在演員身分下,有著更為堅韌執著的藝術家靈魂,試著用裝置創作,傳達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大學主修法律與漢學,安娜沒有邁向常人預期的坦途,反而選擇與劇場同好一起創立了東柏林包浩斯劇場,更和好友萊爾‧莎弗黛莉成立「好事劇團」(Anne Tismer & GUTESTUN-Gutes Tun)。2006年「兩廳院世界之窗—德國狂潮」與2008年台灣國際藝術節,安娜兩次來台,精湛的舞台表現,讓台灣觀眾見識到她驚人能量。但在演員角色之外,安娜所深切渴望與堅持的創作身分,卻是一名裝置與行動藝術家。
華格納大爆炸:史澤曼1983年「總體藝術的趨勢」策展及其影響
文|耿一偉
「我想說的是,所有這一切都跟我的一次經歷有關: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的展覽『總體藝術的趨勢』(Der Hang zum Gesamtkunstwerk),我相信我做過的任何計畫,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的早期經歷。我認為他的展覽接近烏托邦思想。我看了這個展覽將近40次。我每天下午都會回到蘇黎士美術館,有時甚至為此翹課,這就是像背誦一篇很長的劇本,我對這個展覽非常癡迷。」同樣來自瑞士的當代策展紅人歐布希特(Hans-Ulrich Obrist)曾如此說道。
做為獨立策展人的始祖,當過1999、2001連續兩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與兩百多個展覽策展人的策展巨人史澤曼(1933-2005),他對華格納(Richard Wagner)總體藝術的偏愛,如同他後來接受歐布希特訪問時,提及年輕時劇場經歷說的:「我開始從集體工作轉移到什麼都我自己來,這是一種單人風格的劇場,反映了我想實現總體藝術的野心。」
走出「亞洲」與大海、Toward what? 《赤鬼》
原文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林正尉(特約評論人)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13/08/17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說:「“EX-Asia” Ex不但意味著走出亞洲,也暗示著亞洲要走出來。」(見《赤鬼》演出節目冊)但耿一偉少提了一個字:EX之外,還要toward──Toward what?無論它將以什麼的方式朝向「之後」。即使我們這時代或許不太像《赤鬼》中對於渴望到達「海的彼岸」的絕望與狂喜交加,然而「之後」一詞,向來都是自我詰問的亙古命題。
EX-亞洲劇團像是透過此戲,繼續這樣的自我詰問。碰巧的是,「海洋」也是這些人組成的共通際遇:來自印度東北方的導演江譚佳彥在海外的日本和英國「發現」了《赤鬼》,而演員上村美裕起亦來自海的彼端,在台灣幾乎中文的排練過程中,也坦承「發現」自己漸漸像個劇中的孤寂的「赤鬼」。
死亡的淡化與逸出《安德魯與多莉妮》
原文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葉根泉(特約評論人)
演出:西班牙庫倫卡劇團
時間:2013/8/17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致D情史》是法國哲學家安德列.高茲(Andre Gorz)寫給罹患絕症的妻子多莉妮(Dorine)(致D的D)的最後情書,記載兩人共度五十八年的情感歷程,信的結尾寫著:「我們都不願在對方去了以後,一個人繼續孤獨地活下去。我們經常對彼此說,萬一有來生,我們仍然願意共同度過。」之後打開煤氣兩人共赴黃泉。
這樣令人衝擊心碎如漢內克(Michael Haneke)電影《愛慕》(Amour)的結局,到庫倫卡(Kulunka)劇團《安德魯與多莉妮》的改編與重新發想,更動了結局,並弱化了原著的死亡意象。全劇改走溫馨的回憶路線,將絕症改為阿茲海默症,更突顯此劇的主題──遺忘與記憶。劇中常穿梭於過去與現在場景的並置與重現,隨著主角的主觀意識,直接在舞台上再現過去的記憶。這也是此劇團最厲害之處──三位演員頭載面具,不用對白,卻以肢體的姿態扮演不同的角色,更細緻去區分過去年輕的身體與當下年邁的身軀形成對比。
前現代與現代並陳的後現代《赤鬼》
原文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林乃文(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13/08/17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在影視「再現」現實的能力無比高強的環伺下,「非再現」式獨特語彙的開發便成為當代劇場的重要課題。堅持以「亞洲的身體」作為方法並持續深掘的EX-亞洲(EX-Theatre Asia),一路以來深受台灣劇場界的矚目和期待。猶記得2008年第一屆台北藝穗節時在紅樓看EX-亞洲的《老虎與士兵》,由藝術總監Jayanta(全名:Chongtham Jayanta Meete/江譚佳彥)一人自導自演,沒有布景,沒有道具,只有一名演員和一條靈活變換披掛方式的披巾,以各種形體動作,完全不依賴語言地演繹Dario Fo相當複雜的故事和故事裡面的一大堆角色,雖不一定讓人「看得懂」,但別樹一格的肢體和功夫精湛仍具相當可看性。
將你的琴放在我的手心《安德魯與多莉妮》
原文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方姿懿(台北藝術大學劇劇系學生)
演出:西班牙庫倫卡劇團
時間:2013/08/19 14: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愛」在西班牙文中有一百零一種變化。
而由西班牙庫倫卡劇團所製作的《安德魯與多莉妮》,其中的「愛」雖無語,但在落幕時,我們看見「愛」經過生活中平淡的淬煉仍始終如一。
黑暗中,先聽見打字機的聲音,接下來和大提琴的琴聲交疊出開場的樂曲,當兩人結縭經過漫長的歲月,原先看上對方的好如今卻成為擾人的武器。戲的最起初,遊戲規則就已經建立的很清楚,由於演員的頭都戴上了比臉近兩倍大的面具,沒有語言也沒有任何表情,所有肢體的誇張與細微取代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大量台詞以及透過演員臉部表情所表示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因為沒有說話的聲音,更能專注於劇中所有的音樂、音效,甚至是停頓和沉默。而五分鐘不到,只是這對年老夫婦的相互較勁,就把這遊戲規則表露無疑,也逗得台下觀眾大笑。
朱宗慶老師盛情推薦:「《時境》以身體語言演繹物理學,在動作與聲響的奇幻變化中,探索記憶與情感的時空相對論,帶領我們伸入未曾想像的情境維度!」
演出豐富性前所未有,舞團破天荒製作第三支宣傳影片,【音樂版】上線,趕緊來瞧瞧: